![]() |
![]() |
![]() |
![]() |
![]() |
![]() |
||
![]() |
![]() |
台灣的花式撞球在1978年間,由日本「撞球大使」之稱的藤間一男先生,與當時台北市體育會撞球委員會主任委員會蔡超先生,有系統引進到台灣,由於玩法較司諾克撞球新穎多變,節奏明快,加上政府與民間的合作,透過辦理國際撞球賽事,配合傳播媒體報導,逐漸使得社會大眾,改變過去撞球場與撞球運動形象不佳的負面印象。 1990年起台灣選手開始在國際賽事中屢創佳績,開始為台灣打響知名度,趙豐邦世界排名第一連續多年,而在1998年第13屆泰國曼谷亞運,首度將撞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我國代表隊表現傑出,獲得3金2銀1銅佳績,賴嘉雄、張皓評榮獲8號球雙人組金牌,楊清順、趙豐邦8號球雙人組銀牌,賴嘉雄、張皓評9號球雙人組銀牌,趙豐邦8號球個人組金牌,楊清順9號球個人組金牌,趙豐邦9號球個人組銅牌,奠定了台灣稱霸亞洲的基礎,帶動撞球運動的風氣,也使得撞球人口急速增加。2002年釜山亞運夏輝凱榮獲8號球個人組金牌,黃焜璋8號球個人組銀牌,楊清順9號球個人組金牌。2006年杜哈亞運林浣君榮獲女子8號球個人組金牌,柳信美9號球個人組金牌,兩位女選手都為我國在亞運史上首面女子撞球金牌,黃焜璋8號球個人組銅牌,楊清順9號球個人組銅牌,也證明了我國男女撞球實力已居亞洲數一數二的地位。此外,在世界賽的成績也是冠絕群倫,2005年吳迦慶連續在高雄、杜拜獲得世界9號球、8號球金牌,成為撞球史上首次在世界賽,同一年雙獲金牌的紀錄。 過去我國在世界運動會撞球比賽的成績,是從2001年日本秋田第6屆世界運動會開始,撞球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楊清順就榮獲花式撞球男子組金牌,陳純甄榮獲女子組銅牌,2005年德國杜伊斯堡第7屆世界運動會,張裴瑋榮獲花式撞球男子組金牌,陳純甄榮獲女子組銀牌,2009年第8屆高雄世界運動會撞球項目擬分為四組:9號球男、女個人賽、司諾克男子個人賽,三顆星男子個人賽。期能在世運主場的優勢下,能持續保持每一屆都能得到金牌的佳績,讓台灣撞球運動能繼續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龍炳峰) |
![]() |
||||
![]() |
撞球比賽場地位置圖-中正技擊館(
yahoo 地圖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