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日期:2009 / 07 /25 ~07 /26 比賽地點:中山大學體育館

  空手道的源流始於中國武術,輾轉流傳到日本沖繩,在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末期,沖繩的尚真王實施禁武政策,規定當地居民均不得私藏武器,但為修身及防身,只有轉向學習武術,稱為「手」或是「唐手」!在當時被視為秘密的護身法,無論是教授或學習,全都秘密地進行。直到1922年,琉球尚武會長船越義珍將唐手帶入了日本本土,並於1935年正式改名為「空手道」。其後,空手道便成為日本的新武道,由此開啟了空手道輝煌歷史的一頁!

  早先有很多種流派,後來選出四大流派,松濤館流乃富名腰一派,剛柔流為宮成長順創立,絲東流為摩文仁賢和創始,和道流創始者為大塚博紀,融合了日本柔術與琉球唐手術。1920年代後日本武術界開始改良組織並逐漸訂立比賽規則,1957年終於確定比賽及裁判規則,有了正式比賽的制度,並推廣至世界各地。1970年世界空手道總會由33國組成,舉辦第一屆世界空手道錦標賽,現在空手道尚未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不過每2年舉辦一次世界錦標賽,並且是四年一度的世界運動會比賽種類之一,空手道已成為世界性的運動。

  空手道以擊(punching)、打(striking)、踢(kicking)、摔四種基本技術為根本,構成了空手道的各種攻防動作。它的本質在於發揮技巧於極致,在最短的時間,並以最極限的衝擊力,朝目標部位爆發,掌握重點,一決勝敗,也正是所謂「一擊」的道理。

  空手道、柔道、跆拳道這三個相似的運動,其實此三種武術分別來自不同國家,跆拳道因為比賽需要(比賽以踢攻擊分數較高),故演變成以踢為主,以拳為輔;柔道則講究埋身戰,以摔為主;至於空手道則講求實戰,手腳並用,甚至一擊必殺。

空手道比賽內容主要可分為型及散手(對打)比賽:

一、型比賽
  以採點方式進行,裁判有主審1名,副審4到6名,比賽時間依演練項目而定,以判決點來審判勝負;比賽分團體賽和個人賽。團體型每隊3人,分男子組和女子組,男子個人型比賽與女子個人型比賽均不限體重;選手須表演指定型 (SHITEI) 和自由型(TOKUI)。係根據世界空手道總會(WKF)所認定之「剛柔流」、「系東流」、「松濤流」及「和道流」等拳道做表演,不可任意變更;型的比賽分為三回合,每位裁判以點數記分,給分範圍:第一回合5到7分,第二回合6到8分,第三回合7到9分,依據選手的表現給分。

二、 散手比賽
  成年男子個人散手比賽分輕量級、中量級、重量級及無限量級;少年個人散手比賽不限制體重;男子團體散手比賽不限體重,以5人出賽;散手比賽實行三支勝負方式,在比賽時間內取得二支者為優勝,但是比賽時間中先得三支的人並未決定勝負,須至比賽時間結束主審宣告停止比賽才宣告勝負。判定時依據支的有無、力氣意志的強弱、技術的優劣來判定勝負。整場比賽有1位主審、4名副審、監察員1名。主審主導比賽的進行,副審在場地外側四個角落,以手勢及紅白判斷旗來進行審判,監察犯規、失敗等行為。

  空手道是巧妙應用拳、腳,探究勝負的原理,進而達到超越勝敗的境地,是磨煉精神、體魄、技術,探究真、善、美的動態的禪道。通過不懈的鍛煉、嚴格艱辛的競技,掌握高級的護身之技,養成強健的身體和健全的精神,以信心和勇氣努力實踐,從而對人類社會的正義、和平、發展作出積極的確可以做出某種程度的貢獻。要特別注意,空手道的道十分重要,也就是空手道的精神,是空手道最根本的精髓。空手道運動為2009年高雄世界運動會的正式比賽種類,於2009年7月25∼26日在在國立中山大學體育館舉行。
                 (廖光祥)

空手道比賽場地位置圖-中山大學體育館 ( yahoo 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