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日期:2009 / 07 /17 ~07 /19 比賽地點:澄清湖、 美術館

  定向越野「Orienteering」這個詞彙最早出現在北歐,它的原義是「利用地圖、指北針及器具,平安穿越一個區域,安全抵達目的地」:瑞典及挪威兩國是「定向越野運動」先驅。

根據記載,挪威於1897年舉辦第一次定向運動競賽。

  1961年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國際定向運動聯盟(IOF),制訂比賽項目及規則,目前已有65個會員,台灣亦是其中之一。簡單的講,定向越野運動可解讀為「定妥方向和路徑,尋找指定的目標」。

  在國際間發展多年以後,也因應世界各地不同的地區環境與參加活動人員的不同,而衍生出多種的比賽形式,各種人士可以在校園、公園、社區等地區,來進行比賽或運動,也可以解釋為「定向識途運動」或【定向越野運動】。

  地圖是定向越野運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不過定向運動所使用的地圖,為了能準確的描繪地形、地貌的變化供用圖人參考,所以不論在圖例或顏色的標示上都和一般地圖不盡相同。最重要的是圖上還要標示出正確的「磁北線」,讓選手便於配合指北針的使用。

  比賽前,大會還會發一張「檢查點示意表」,告訴選手每一個檢查點所在的特徵,當選手到達可能的檢查點附近時,必須留心尋找符合特徵的目標,檢查點上會有橙白色小燈籠及打孔器(近年來國際比賽多改用電子感應式打孔器),最快完成所有檢查點回到終點的選手就是優勝者。

  2009年我國主辦之「世界運動會」中也有定向運動的正式比賽項目,比賽方式與類型如下:
一、 依照「國際定向運動聯盟(IOF)」所下的定義:
  「定向越野運動」是參加人員按照競賽規則,憑藉著一張精確的地圖和指北針,評估自我的技術、 體能狀況及判斷能力做出最佳的路線選擇,在最短的時間內,尋找若干個被標記在定向地圖上的位置檢查點」之一種運動方式;「定向越野運動」可說是智力、體力與毅力,均衡並用的最好運動項目。
  目前「國際定向運動總會IOF」承認的正式定向運動專項有下列四種:
(一)徒步定向(Foot Orienteering)
(二)沿徑定向(Trail Orienteering)
(三)登山車定向(Mountain Bike Orienteering)
(四)滑雪定向(Ski Orienteering)

二、 依照「定向越野運動」的競賽活動類型有下列二種:
  (一)順點式(Point-to-Point-O)
  必須按照定向地圖內所標示各檢查點的順序,逐一實地到訪並依競賽規定完成認證動作,以能完成整個賽程而且耗時最少者為優勝,國際比賽都以順點式為正式競賽項目。
(二)積分式(Score-O)
  在競賽活動區內設置許多檢查點,並根據各檢查點的地形難易、距離遠近等因素,而賦予每個檢查點不同的分數值,參加活動的人員在限定的時間內,依自己的技術和體能狀況,規劃自己最佳到訪各檢查點的路線,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回到終點,以累計所到訪的各檢查點總分數值最高者為優勝。 (張鳳盛)
定向越野比賽場地位置圖- 澄清湖( yahoo 地圖 )
 
 
定向越野比賽場地位置圖- 美術館 ( yahoo 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