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日期:2009 / 07 /24~07 /26 比賽地點:國際游泳池、西子灣

  水上救生活動主要源起於歐美及澳洲等水上運動,19世紀法國開始有水上救生比賽,之後世界各地也逐漸舉辦。國際水上救生協會(簡稱ILS)於1993年成立,總部設於比利時,有一百多個會員國,早在1970年成立的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是國際水上救生協會的創始會員國,為我國參加國際性活動唯一可懸掛國旗者。世運會水上救生項目,由世界運動協會(IWGA)及國際救生總會(ILS)共同協辦。

  水上救生依水域區分為靜水(泳池)及海洋(包括沙灘)兩種。

   世運水上救生賽明訂只有包含主辦國在內的8個國家參賽,其中7支代表隊為上屆的前七強。參賽隊伍必須年滿16歲以上之男、女,持有合格水上救生員證,參賽隊伍必須包括6名男性及6名女性運動員。

  個人項目──共有50公尺假人托帶、100公尺混合救生、100公尺穿戴蛙鞋托帶假人、200公尺障礙接力。每項均各分男、女兩組,共8 組。沙灘海洋則設海浪游泳、划救生板競速、及沙灘鐵人賽三種賽項,各分男、女兩組。世運救生賽並取在個人項目總成績優勝者得分最多的前三名,依序頒發男、女金、銀、銅牌各一面。

   團體項目──分男、女兩組,每組參賽50公尺假人托帶4人接力、50公尺障礙游泳4 人接力、50公尺混合(游、潛)4人接力及魚雷浮標救生、救生板救生等5 種項目。

   世運救生賽男女共96名選手,每人都分別得參加海洋沙灘及泳池賽項

   水上救生的運動項目,是世運會頒發獎牌最多的項目,不過對選手而言,是個嚴苛的挑戰,除了要有游泳和救生的技巧,且救生講求迅速、確實,救援生命為第一目標,因此各項比賽都以速度取勝。                 
              (龍炳峰;左營國中柯世偉編修)
水上救生比賽場地位置圖- 國際游泳池 ( yahoo 地圖 )
 
 
 
水上救生比賽場地位置圖- 西子灣 ( yahoo 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