砲台(澄瀾、訓風、平成)
在民國前戰事頻仍,在鳳山清道光十七年的時候,皇帝派遣曹謹到鳳山來當縣令,在當時臨危受命的曹謹不只建造了令世人恭維的「曹公圳」,讓農民得以引水灌溉,此外,當時為了防禦外敵,在曹謹的才智下建造曹公圳的同時也將縣城的護城河納入其中,而隨著護城河因應而生的就是--砲台。在那時曹謹就建造了六座砲台分別是「西北砲台」、「平成砲台」、「澄瀾砲台」、「東南砲台」、「訓風砲台」、「迎恩砲台」。而現在所存的只剩下「平成砲台」、「澄瀾砲台」「訓風砲台」三個砲台。那現在就跟著我來看看在清朝時就一直保衛著鳳山這塊家園,現在僅存的三個砲台吧!!~

↑
沿著曹公圳走,過了這條小橋就可以看到保衛鳳山的英雄─平成砲台囉!~
感覺很像是要回到過去的一條小橋吧!~

過了小橋,看到了嗎? 這就是「平成砲台」的正面喔!平成砲台是在清道光十七年(西元1837年)的時候由曹謹設計、建造而成。現在砲台附近種了許多的樹,砲台跟樹融合在一起,讓砲台散去了當初為了禦敵的陽剛味,而散發出了一種讓人感覺到祥和的味道。

↑
這就是「平成砲台」的牌子喔! 上面刻的就是砲台的建成日期及鳳山縣令─曹謹的名字喔!
走近一點~我們看看砲台前的石碑上寫什麼吧!
↓

這塊石碑上寫的就是平成砲台的由來,上面說當時鳳山新城搬到這時,城郭周圍是由刺竹圍成藩籬,以防匪賊。但從曹謹來到這當縣令後,為了要加強這裡的防禦,所以增建了城樓及城池,而平成砲台就是當時增建的城樓之一。

↑
這塊牌子上面也有解說喔! 說的是平成砲台的還有當時鳳山縣城的地圖及現在僅存的砲台、
古蹟的位置下面還有解說導覽的電話呢!

↑
這張就是當時鳳山縣城的地圖,當時的鳳山縣城其實不大呢! 圖上較黑的線的地方就是城池,
而平成砲台就在鳳山縣城西北隅的位置,也就是地圖左上方的地方。

↑
這塊石碑是民國八十八年時,高雄縣縣長為了平成砲台這個三級古蹟特別立的。
上面所講述的就是砲台形狀的由來及砲台上某些地方因為殘跡不存,所以無法復原。

現在我們所看到就是平成砲台的側面。每一個砲台的形狀都會因護城河及防禦角度的關係而有所不同,像平成砲台剛好是在護城河的角落,所以它的形狀是呈四角型的。
↑
繞到砲台的內側,就會看到這個樓梯喔!這是通往砲台上方的樓梯,看看砲台的牆日漸斑駁,都已露出牆內部的紅磚了。想想它也再過個幾十年就兩百歲了呢!好啦~那我們繼續走上去看看吧!~

↑
這裡就是「平成砲台」的上方囉!
我們現在所站的地方就是當時士兵們要防禦敵人,發射砲彈的地方呢!! 但現在大砲 站在這閉上眼,
試著體會一下,當初站在這砲台上為了要保衛縣城的心情吧。
現在看完了平成砲台,那跟著我們繞到平成砲台的後方,沿著曹公圳一直走一直走,就會看到鳳山縣城僅存另一座砲台─澄瀾砲台!!


這就是澄瀾砲台囉! 它建造的時間跟平成砲台是一樣的,都是在清 道光十七年建成(西元1837年),澄瀾砲台的位置在於護城河較彎的地方,所以它的形狀比另外兩個僅存的砲台還要特別,是八角型的喔,而且只有澄瀾砲台有連接的兩翼圓弧牆喔!

↑
這就是砲台的兩翼,兩翼是呈半圓形的。

↑
這是兩翼的內側,要攻擊敵人時士兵們可以躲在這裡將砲從砲口伸出去,擊退敵人而不被敵人發現,由此可見「曹謹」的聰明才智吧!

↑
這裡是砲台的後方,這樣看起來澄瀾砲台比現在僅存的兩個砲台都大了一點。

↑
踏著這有上百歲的階梯,我們到上面的平台去看看吧! 走這樓梯時要小心喔! 這樓梯因為地震的關係都已經有點變形了呢!

↑
樓梯的前幾階都已經壞掉了,所以走的時候要輕輕的,不僅繼續愛護它,這樣也比較安全喔!

↑
平台上都已沒有砲了,但當時放置大砲的地方底下都埋了千斤重的石頭呢! 它是八角型的喔! 在這平台上就可以明顯看出。

這就是澄瀾砲台正面的額題「澄瀾」,現在除了「澄瀾」兩字還看的出來外,上面所刻的其他字都已因為歷史悠久的關係看不清楚了,感覺就像是風要帶走歷史吧!那我們繼續沿著曹公圳走吧!~到下一個砲台─訓風砲台。

↑
這裡就是「訓風砲台」囉! 訓風砲台比較特別的是它正面朝內的,所以現在的訓風砲台面對的是一堵牆,而不是面對護城河的喔!,而且為了順應護城河,訓風砲台的形狀是圓弧形的呢!

↑
這是訓風砲台的額題「訓風」。左右兩邊各有樊龍及書卷裝飾,是台灣砲台少有的!! 很特別吧!

↑
這張就是訓風砲台的面積圖,它是一個圓弧狀的,還有又大又寬的階梯。

↑
這是澄瀾砲台的後方,城牆因為老舊斑駁了,有些地方其實都有重修過。

↑修補過的城牆 ↑未修補過的城牆

↑
訓風砲台的階梯式另外兩個砲台中最大的喔! 我們上去看看吧!~

↑
這就是砲台的上方,面積是比較小的。感覺上比較像是屬於裝飾欣賞用的!!

↑
看起來,各位很累吧,阿筑,那是架砲台的孔你怎麼把你的小屁屁架在上方了呢,真是有失形象哦,呵呵∼∼


歷經百年歲月的砲台,斑剝的磚牆,更加讓我們感受到先人對此土地的付出及熱愛,曾經是那擁有防禦外敵的功用,在此時,成為了小朋友們躲貓貓及乘涼的場合了,下次如果有經過此地時,別忘了來此地晃晃,讓我們乘坐那時光機,走進那歷史的時光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