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黏起源

 

 

  「剪黏」,最早出現在中國廣東、潮州、汕頭地區,流傳於閩南、客家等族群與地方間的「傳統工藝藝術」,大約在清代中葉傳入台灣,已有一百七十幾年的歷史。

 

  「剪黏」是一種附屬於特定建築物上的鑲嵌藝術,利用破碎陶瓷片或碗片,把材料修剪成需要的形狀,逐次嵌黏在有雛形(粗胚)的泥灰表面上,以完成圖樣的裝飾,也有人稱它是「立體的馬賽克」。其圖樣裝飾,有平嵌、浮嵌和圓(立體)嵌…等,而題材多是以吉祥如意、福祿壽喜和花鳥蟲魚人物故事…等為主要內容,是傳統廟宇屋脊、屋簷下照壁的建築裝飾藝術品,素有「臺灣寺廟標幟」之稱。

 

  早期因為人民為求神佛保佑與心靈的安寧,使寺廟的修復、興建大增,因而提供匠師們許多的工作機會,在民國40-50年代已有簡易窯爐的出現,算是剪黏及廟宇裝飾的復興期,之後因製作剪黏的碗片材料缺乏,進而改用玻璃做為材料。民國50幾年「煵煬」材料出現,因其經過高溫燒製而成,較不易褪色,漸漸有人將煵煬取代材質易碎的玻璃,由於這些剪黏作品是由機械生產的陶瓷片所組成,所以不論色澤或造型皆缺乏手感與變化性。

 

民國60年台灣經濟起飛,工商社會快速發展,人民所得逐漸提升,許多的廟宇捐款大增,導致大幅度的舊廟翻修,甚至是拆除重建,屋頂裝飾也越顯華麗。一直到70幾年都是剪黏業繁榮的時期,到民國80年前後廟宇翻新又逐漸減少,現今已很少有廟宇會特別去進行剪黏的裝飾,大多是在修復廟宇古蹟時才會使用剪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