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千秋

 
 
朴子刺繡與台灣其他地方之比較

       朴子和當初全台四大刺繡中心相同,一開始是以神明金線繡為主,但後來受到吳梅嶺老師的影響,逐漸脫離金線繡,而朝向民生用品刺繡為主,例如枕頭套、門簾等,後因民生需求量增加,使得朴子地區的刺繡ㄧ枝獨秀,成為全台百貨店之供應地,故將朴子地區的刺繡與台灣其他地方作ㄧ比較:

 

地區或族群

刺繡品種類

特色

備註

朴子

民生用品

有專門繪師製作圖稿,依圖稿來繡製,圖案精緻,色彩亮麗,多用於荷包、枕頭套、被單、門簾。

 

台南

金線繡

主要用於宗教、嫁娶、祝壽、和節慶,作品大多色彩較明艷。刺繡時沒有圖樣,只在襯底的相應位置上畫一個圓圈,全靠經驗豐富的藝人憑藉想像完成。

目前仍有光彩繡莊從事傳統繡。

鹿港

金線繡

以較立體的方式呈現,繡時需鋪棉花,有圖稿可供刺繡,主要製成八仙彩、桌裙、轎布等宗教用品。

目前有許陳春從事立體創新刺繡。

萬華

金線繡

多分布於龍山寺附近,現之西園路一段原有很多佛具店、刺繡店,舊稱「新店頭街」。

 

宜蘭

金線繡

以民俗活動支大型凸繡為主,須先繪製圖稿,再依稿來刺繡。

目前有金官繡莊仍從事傳統刺繡,以大仙尪仔聞名。

客家

民生用品

用色繁複而華麗,構圖飽滿,喜歡使用金蔥鋪繡,表現在祭祀用的「看花」上,尤為精采。

 

原住民

生活用品

以服飾最為出色,用色大膽對比,圖纹具象徵性,有祖靈崇拜意味。

 

資料來源:邱美惠(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