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變化與原料

一、土
  「土」是所有礦物粉末的總稱,包括有機質和無機質。它還有很多種名稱,像是瓷土、黏土、陶土,但這些名稱,通常是以這些土加工後的性質來稱之,例如「陶土」:只要可以做成陶器的土,都可以稱為陶土。此外,可以按照土的成分來做區分或是加工燒成溫度、加工特性燒成外觀等,來介紹土的性質,如:骨灰土,匣缽土﹔陶土,瓷土﹔低溫土,高溫土﹔拉柸土,注漿土,旋壓土﹔雪白土,塑造土等,目前台灣比較有名的陶土有鶯歌半瓷土、大楠的黑土、金門瓷土等,其中大楠黑土可塑性強,很適合手捏與雕塑。
經過採訪後,得知現在的陶藝師大部分都是用廣東、金門或是鶯歌的土,過去都是採用這兩種土來混合,燒起來的顏色呈現土黃色,感覺比較有古早味,然而現在的坏體會呈現白色是因為土的顏色比較白,而現在是採用廣東的烏土、新竹的大滴土、鶯歌的半瓷土這三種土來混合,再加上一些石粉、長石粉,練土成交趾陶的土。交趾陶的土可以做大型的,像是廟宇;也可以做小型的,像是小裝飾品,所以不會因為作品的大小而特別選土,最重要的是,交趾陶的土關鍵點是在於「溫度」,土可以分為「低溫土」和「高溫土」,如果用低溫土燒高溫的話,就會變形,所以也不算有好壞之分,應該要看土的觸感,土的黏性、鬆…等,像是手拉坏適合於器皿;交趾陶、化妝土適合於捏塑。


二、釉料:
  早期的釉料大多是由玻璃來取得,主要是玻璃釉和石釉,後期是以溶塊性為主,以如寶石般的晶瑩透亮為特色,台灣光復後,改為以水釉為主,以不透明為特色。
釉料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生料」,其意思是未將釉料燒熔成溶塊,所以看不出光澤,但耐久性高;另一種則是「熟料」,其意思是以燒製過的溶塊為主,其特色是色澤光明,易塗色料,但耐久性低。
而釉料的原料通常是以: 鉛、石灰、紅丹、硼砂、金屬氧化物、硅石等物,混合研磨製成。其釉色最基本有十種基本色系:胭脂紅、古黃、明黃、海碧、寶藍、濃綠、碧綠、紅豆紫、白色、黑色,其中以胭脂紅為最具代表性,它是一種由純黃金所煉成。而釉料的原料通常是以: 鉛、石灰、紅丹、硼砂、金屬氧化物、硅石等物,混合研磨製成。


<釉料-與燒出來實際的顏色都會有所不同>

  由於社會的演變,交趾陶匠師們所傳的徒弟越來越多,也產生了不少的宗派,像寶石釉系統派的「葉王」、水彩釉系統派的「洪坤福」、「蘇揚水」…等,每個宗派都有各自的特色及風格,所以用不同的釉料做出來的作品,顏色也會有著不一樣的變化,以下有寶石釉與水彩釉兩種。

寶石釉
  釉色亮麗,釉面常形成冰裂(開片)的自然花紋,此乃因釉膨脹係數不同所致,要燒製開片釉首先應該選用膨脹係數高且彈性係數小的原料,而其燒製的成敗取決於釉料的配方、施釉的技巧、造型的變化及火候的控制等諸多因素。


<寶石釉自然的冰裂紋路>

  為何有「寶石釉」之美譽呢?這要歸功於匠師在釉色質感上積極地開發,他們不斷追求與寶石色澤相近的效果,雖亮麗奪目,卻透明澄澈保有脫俗之感,以黃色仿琥珀、綠色仿碧玉、藍色仿藍寶石、紫色仿紫晶、粉紅色仿碧璽, 白、古黃、淺黃、濃綠、海碧、寶藍、紅豆紫、胭脂紅是八個基本母色。

水彩釉
  又名生釉,屬於釉上加彩的一種,因未經鍛燒,上釉時不易觀察顏色變化,其特色為渾厚溫潤,民間俗稱「水搪」。主要原料為紅丹、硼砂與硅石,其中硼砂為水溶性,必需先燒結後使用。日據時代至光復後,因戰爭關係,原本來自閩粵的陶瓷原料,供應時有間斷,而日本商品因價格較為低廉,許多匠師遂轉為使用由日本進口的「水彩釉」。常用的基本母色有古黃、黃色、濃綠、海碧青、寶藍、紅豆仔、胭脂紅、白色、黑色透明釉等。
在施作上,「水彩釉」較「寶石釉」更為便捷,可如水彩般調色,不僅塗色容易,釉燒溫度也較低,利於火侯的掌控;但也因為低溫燒製,成品硬度較不足,色澤質感也不及寶石釉的溫潤瑩澤。「能呈現出流動的、深淺有層次的色彩變化」此為水彩釉的特長,而其作品在年久褪色後,不同於以透明感著稱的寶石釉,能另外透露出古樸的美感,別有另一番韻味。


<潭墘村交趾陶作品>

  交趾陶之特色在於釉燒,他以鉛為媒溶劑,常見有赤紅、朱紅、胭脂紅、明黃、杏黃、玉綠、海碧、青綠、烏藍等約四十種,外加白與黑,使其變的絢麗燦然,尤其胭脂紅為嘉義交趾陶一大特色。釉料調配後必須先燒煮至攝氏900度,約十分鐘使其完全融熔,待冷卻後再搗碎磨成細粉,方可使用。如直接混和使用則在器物表面會有顆粒存在不光滑,或如唐三彩有下流垂釉現象。

根據採訪,有些陶藝師們認為要促使這項逐漸沒落的傳統藝術重新盛興起來,應該要讓大家都能有親手去體驗,但由於還有許多因素,也導致許多陶藝師面臨窘困,因此大部分的陶藝師都把釉料視為一項秘方,雖然為了生存,但這也是人之常情,如此一來便可能會有愈來愈多人忽略它、甚至不認識它,這對於這項傳統工藝是具有極大的威脅性,所以,基於這種因素,不管是在陶藝師或是政府方面,仍有許多要互相調協的空間。

三、其他:
釉的輔助原料有三種:
(1)乳白劑:其特色是降低釉熔點
(2)黏合劑:其特色改善釉的結合力,使坏體上的釉更有強韌性,才不至於會粉化。
(3)懸浮劑:其特色是為了防止釉漿內的重大物質快速下沉,免的釉色不均勻。

 

參考來源[陶] 緣結藝 ;書目「臺灣傳統工藝 交趾陶與剪黏之源流及發展」;書目「彩塑風華 臺灣交趾陶藝術展」
圖片來源:圖片均由小組實地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