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計劃總覽
一、競賽類別
       地方特產特色
 

二、地方社區鎮泰安里美濃鎮的錦興行位於高雄,是現今僅剩有傳統藍衫製作過程的老店,隨著時代環境的變遷,藍衫從生活服飾轉變成形象服飾。客家先民們,為求永久安居而在美濃河北邊建了24座夥房,形成永安街。永安街上最繁榮的商業道路,19巷區域,之前有幾家縫製藍衫的店鋪紛立在永安老街兩旁,但因時代的盛衰轉變,做藍衫的人越來越少,現最為有名的便是錦興行。
由行政院客委會主辦,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執行的「客家創意服飾開發暨行銷推廣」專案,10月15日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成果發表會。

紡拓會邀請八位時裝設計師和十五家地方業者共同展出145套客家創意服飾,依序上演客家華服,共同展現精彩絶倫的客家時尚創意服飾。時裝設計師們以客家文化所蘊含的獨特元素,將大襟衫、大襠褲、盤釦、客家屋脊等注入設計創意力度,為流行賦予更多深厚而豐富的客家時尚。 
 

三、計畫概要
我們所研究的專題¬ 藍衫風美濃情,主要是介紹:藍衫的歷史、各種款式穿法、圖騰的蘊意以及藍衫所傳達出來的精神,並融入於現代服裝穿著上。

過去,客家婦女除了要張羅家中大小事情外,還要下田勞動,因穿著的白色容易髒,黑色的又犯忌,因此布料大多使用耐洗耐磨的,而且,是以大青植物染成。客家人保守傳統、平實質樸,其服裝便自然呈現簡樸保守的一面;藍衫樣式相當簡單,直筒寬大而不露身體曲線,衣襟彎曲向右開口,袖口反摺做為口袋。

我們參觀錦興行,訪問謝國耀老師和他的老婆鍾鳳嬌師母,在採訪過程中,老師娓娓說道客家文化與藍衫風情,在陳述藍衫過程中,看得出老師對於藍衫文化相當熱衷。藉著這次參與網界博覽會的機會,深入的介紹藍衫,希望更多人能對客家文化有所了解,我們期待這項技藝能代代相傳、永垂不朽。
 

四、網際網路環境
在學校或家都是採用ADSL寬頻,資料查詢和上傳。

 

五、克服與困難
[時間方面]
每個人的空閒時間都不同,而且在我們組上有人必須接受選手訓練、準備丙級的檢定等等...,很難挪出大家共同開會與討論的時間,但我們還是想盡辦法第化整為零完成,最後製作整理資料都只是利用中午或是假日時間及寒假期間。
[技術方面] :
我們是二年級學生,正處於課業繁重的時候,又所學的東西有限,所幸,我們的指導老師對於服裝製作十分熟練,能夠提供我們在服裝上與打板上的技巧指導,也協助我們網頁製作所需要的支援,甚至指導我們如何把衣服做出來。
資料方面:
我們已有一些較為基本的資料,是透過瀏覽或搜尋來當作參考,其他資料則是我們自己親身採訪錦興行謝國耀老師以及他的老婆鍾鳳嬌得來。
[缺乏經驗]
大家都是第一次參加網界博覽會,過程中有許多不懂的地方,包括資料
的收集、內容的整理、網頁的設計方面,經過大家的互助合作最後也終究能
克服這些問題。

 

六、心得箴言
這次參加網界博覽會,我們學到了許多東西。從一開始的實地訪問到內容製作,因有多位老師從旁協助輔導我們快速的進入狀況,還有大家團結、分工合作,將 一些些的文字累積成一段一段的網頁內容。這所有的過程既辛苦又勞累,但大家卻甘之如飴。另外從已逝的謝國耀老師身上,我們學到要認真堅持一件事的毅力、熱忱和不放棄的精神,更激勵了我們要努力發奮完成這一次的挑戰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