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旗后山是高雄港(打狗港)的防守山,早期在清初康熙年間即設有營汛砲台並設有大砲六尊。同治二年(西元1863年)打狗開港與外人通商,使此砲台軍事地位更顯得重要。砲台分為兩處:一為旗津側的「威震天南」,二為西子灣側的「雄鎮北門」。但因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因牡丹社事件,為了加強台灣的海防而興建了今天的旗后砲台。旗后砲台由當時淮軍提督唐定奎與副將王福祿先後督造新砲台,並聘請英國工程師設計。於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台灣巡撫劉銘傳為了加強防禦,又另聘請德國的工程師鮑恩斯修建砲台,並購買英國製的阿姆斯壯前膛大砲四尊設置於旗后砲台的南側,使旗后砲台成一座能力強大的西洋式砲台。在光緒廿一年十月十三日清晨六時(西元1895年),日本吉野等六艦進攻打狗,當時由劉永福之義子劉成良防守打狗港。劉成良指揮港區三砲台,在此次砲戰中旗后砲台在日軍砲火擊中,門額半毀,大營及兵房全毀,終告失陷。在日治時期,日軍將砲台的大砲拆走並熔毀。台灣光復後國軍於砲台及燈塔之間另築碉堡,使砲台成為變成斷垣殘壁,直至民國七十八年(西元1989年)高雄市政府進行重新修復,民國八十二年(西元1993年)完工,民國八十四年(西元1995年)元旦開放參觀而重現砲台風貌。

 

簡介

 位於高雄市旗津區旗后山的旗后砲台,建立於清初,完成於清末光緒年間(西元1875年)是內政部指定的二級古蹟。他結合中西建設方式,安置著英製的大砲四尊,砲台的結構形狀呈「目」字形,其大門為「中國式的八字型入口」,並於城門石坊上書有「威震天南」,此城門上的字在光緒21年(1895年〉因為「割台之役」,劉永福之黑旗軍與日本軍艦發生激烈砲戰。此砲站台原門額為「威震天南」但因割台之役,使前兩字不幸遭毀壞,而現今由台南市政府修復,門額字體依據古照先只修復「天南」兩字,以存歷史古蹟。磚牆及入口牆上都有磚砌的「囍」字,牆面有蝙蝠刻紋,厚牆內側為兵房,整個砲台約略分為三區:北區是操練場,中區為指揮區, 南區兵房。然而從側門而入,穿越過短短的廊道,有著不同的樣貌。一眼望盡了整個操練場及一間一間的指揮官休息室圍繞在廣場的四側,每一個廂房都有一個紅色木門及兩個沒有玻璃的小窗;門和窗的上方都有著為當年的建築技術,為支撐窗門的橫木。砲台內中央區的階梯鋪著美麗的各式花磚,砲台所鋪設的花磚亦可讓人注意的是皆階梯與牆壁,其排列方式幾乎不同,就連對稱的階梯也不盡相同。

 

 

 

建築特色

砲台分為三區,中央被大堂及指揮官區所隔離,有如「目」字形

(一)  北區為操練場:主門東向有外八字牆,「威震天南」四字隱約如神界的「南天門」。門柱上有「囍」字飾,使砲台之建築成「國泰」與「民安」的雙囍局,砲台兩側牆磚刻蝙蝠圖案,會刻蝙蝠是因為蝙蝠在中國傳統裡音為「福」,象徵砲台在於「以戰止戰」為民之「福」。

(二)  中區為指揮區:設有大堂,分築於廊道兩側,廊道兩端均有橫楣,左右兩牆使用紅磚與三合土,外鑲以薄磚砌成「人」字,四周則以複雜的花磚作為牆框且階梯亦以花磚拼砌,為中國工匠的傑作。

(三)  南區為砲座區:均以阿姆斯壯前膛大砲為主,於東西兩側有二十二間兵房西各一座,南置兩座,共計四座。

北區的後牆內是兵房,兵房屋頂是由密集的大樑及厚的鐵水泥鋪成的,可防砲彈攻擊,兵房是為了讓士兵能有精神上的寄託而設立。在台南區的兵房中,有一間面朝南方的小營房,靠牆處有張磚砌的供桌,為官兵祭祀神明之處,雖然無神像保存下來,依民間的習俗,推測應是視為戰神的關聖帝君。而另一個也值得紀念的是放置門閂的磚架及穹鬱的兩株榕樹,它伺立在大門的左右兩側,經過歲月長年的風吹雨打,老榕樹仍依舊在此處職守崗位。

 

 

 

心得

Photo by 208, 暫請路人幫我們拍個一張

  位於高雄市旗津區的旗后砲台是二級古蹟,這趟勘查是我們第一次來到旗津參觀砲台,途中的兩側上坡走道種滿了花草,讓遊客在前往的路上也能同時欣賞自然的美景,走了近十分鐘,終於抵達了我們的目的地-旗后砲台 。

  長長的走道及古老的城牆使其看起來更具有歷史代表性,紅磚也為此建築增添了復古的氣息,拱門的隧道更是別有風味,古意濃厚的氛圍令人極為陶醉呢!

  爬上小階梯到達頂端還能夠清楚地眺望海灣的美景及村落的樣貌,迎面而來的是海風吹來的清新空氣,讓人有種神清氣爽的舒暢感!這次的參訪讓我收益良多,更體會到了旗津令人著迷的魅力!

Photo by 208, 砲台遊
Photo by 208, 人都躲到鏡頭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