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灑遍地豆--紅豆採收流程
  紅豆生長初期,吸收養分較少,但從開花期起則急遽增加,特別是在開花期間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重疊進行一個月(即播種後30天至60天),必須攝取足夠的養分,否則將影響產量。硫酸銨7∼1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氯化鉀7公斤混合均勻後當作基肥在整地栽培方式中,宜在播種前,先將基肥
 
均勻撒施於田間後,再進行整地播種。但在不整地栽培方式中,則宜在播種後,再均勻撒施於田間。追肥在播種後20天,可進行第一次追肥。追肥施用量為每分地施用尿素約4∼5公斤﹔在開花期(播種後35天左右),進行第二次追肥。追肥用量亦為每分地施用尿素約4∼5公斤,惟仍須視實際生育情形酌予增減。追肥時應避免露水未乾前施用,以免葉片受肥料傷害。紅豆植株之莢果,其成熟順序由下層逐次往上層。紅豆成熟時,莢果由綠轉黃再變為乾莢果,且全株葉片變黃脫落時,即為收穫適期。目前收穫方式可以利用豆類聯合收穫機採收。機械採收的作業方式為割取豆株、收集、脫粒、選別及裝袋等操作項目,依序一次完成。
 
紅豆發芽、幼苗期
種植後
10-15天
 
 
分葉、開花期 (決定紅豆大小重要時期)
種植後
15-30天
種植後
35 天

(1)開花期起吸收養分急遽增加,特別是在開花期間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重疊進行一個月

(2)開花期間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重疊進行一個月(播種後30天至60天)

(3)必須攝取足夠的養分,否則將影響產量。

 
 
結豆莢、莢果充實期至成熟期
種植後
40~60天
豆莢裡
約6-8顆顆顆飽滿
豆莢裡面又有紅豆大約 6-8顆紅豆 顆顆飽滿
 
 
成熟期後葉子漸黃
種植後
60~75天
紅豆植株之莢果,其成熟順序由下層逐次往上層
 
 
落葉期-葉子脫落後即收割期
種植後
60~75天
等完全自然乾燥後即可採收紅豆
 
 
採收方式決定是否為健康的紅豆
種植後
75~90天
一般農民為了省時且加快採收紅豆皆用機械採收的作業方式皆施加除草劑為割取豆株、收集、脫粒、選別及裝袋等操作項目,依序一次完成。人工採收'雖然費工夫但是為了消費者的健康堅持絕不添加除草劑,讓消費者吃的安心,我們也賣的心安是我們一路走來始終不變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