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颱風及病蟲害等候因素之嚴重為害影響,總產量驟降,在供給不足下,產地價格因而大幅上揚。
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在地農業遭受到2002年國家加入WTO後,引發低下進口農產品威脅產生危機感。從2002到2011年最近十年的紅豆進口數量變遷圖來看,2007年,紅豆進口數量是2003年的3.6倍。
為了抵抗衝擊,在地文史工作者結合地方菁英,於2007年豎立『萬丹─紅豆的故鄉』的意象標誌來回應危機感,反映著以『在地』對抗『全球』。 |
|
近年來紅豆進口有大幅增加趨勢,從民國86年的592公噸,增加為90年的4,138公噸,91年進口量為4684公噸,為86年的7倍多。進口紅豆型態一律以乾紅豆為主。進口國家86-88年以中國大陸間接進口為主,89~90年除中國大陸外,少量由澳大利亞進口。91年1月1日入會後,由於限制大陸產品不准輸入,所以進口國家改由印尼、緬甸、越南、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為主,少部分由澳大利亞、美國、阿根廷、韓國、荷蘭等國家進口。 |
 |
2002-2011紅豆及其製品 進口量變遷圖 |
資料來源:財政部海關進出口資料 |
|
|
 |
2002-2011紅豆及其製品 國家進口量比較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