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高雄燈塔咸豐10年天津條約之後,中國開闢五口通商,3年以後臺灣又陸續開了雞籠、滬尾、安平及打狗四口。船隻出入逐漸繁多,港口導航設施不足常發生船難事件,原有中國傳統式的燈竿或旗竿已不符時代需要。同治3年打狗開港即有建造燈塔之議,至光緒九年(1883)始聘英國技師築西式燈塔於旗後山上。據文獻所載,當時為磚造的方形塔,內裝六等單蕊定光燈,見距約10浬,所有的儀器設備均購自英國。

至日治時期,民國7(1918)日人擴建高雄港,為實際需要乃重修燈塔。新的燈塔仍在原址上,自旗津市區循登山道可達,塔前仍有一座西洋式白牆辦公室,草坪上尚有一座日晷儀。修建後的燈塔塔身為八角形,至頂部轉為圓筒狀,有陽台可供遠眺,燈室外面莊玻璃,圓頂上有風向儀,塔身塗白色,頂部為黑色,高達11公尺,遠望極為明顯。二次大戰略受損害,臺灣光復後屢加整修,現在內部所用的導航設備,為新式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力強度為85萬支燭光。

回顧百年來,這座聳立在打狗港口的燈塔,從無間斷地發出光芒,照耀海上的船隻,確保航海安全,其功不可沒。

 

TOP

 

 

交通資訊


高鐵
  
搭高鐵至左營站下,再轉搭其他大眾運輸工具。台灣高鐵網站http://www.thsrc.com.tw/
捷運
  
搭捷運至西子灣站,轉搭公車24831、五福幹線至鼓山渡輪站下,搭乘渡輪至旗津。
公車
  (1)
由高雄火車站前搭乘248路之高雄市公車至鼓山輪渡站,轉搭渡輪至旗津輪渡站,再步行或騎機

    車前往。
  (2)
搭乘高雄市公車31、水岸公車、五福幹線、高鐵鼓渡公車至鼓山輪渡站,轉搭渡輪至旗津。

【自行開車】
  
國道1終點中山交流道下接漁港北路遇新生路左轉直走即有路標指示往過港隧道

   後行駛旗津二、三路即抵。

 

 

TOP

 

 

參考文獻

四方通行:http://guide.easytravel.com.tw/scenic.aspx?

CityID=19&AreaID=256&PlaceID=168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