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發展
日治以前的臺灣糖業發展:
早在荷據時期,臺灣就已開始製糖事業。臺灣糖業可以說是在這時候奠下基礎。鄭氏治台時期的臺灣,因注重軍糧,反而使臺灣糖產量減少。清代對臺灣糖則不鼓勵,但也不特別約束。因此民間發展出了糖業的形式。直到因不平等條約而開港,臺灣糖成為重要的國際商品。
荷蘭時期的糖業:
發展是以「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主,在此之前的臺灣是以鹿皮為主要國際貿易商品。在考量過臺灣的環境之後,荷蘭決定在台灣生產砂糖。荷蘭為了在台灣發展糖業,引進了牛隻和吸引漢人來台,更改良耕種方法。因此,不論其殖民臺灣的結果是好是壞,對糖業的發展而言,荷蘭是有其貢獻的 。
清領初期的糖業:
清領初期,清政府為收攬臺灣的民心,因此採放任政策。使臺灣的糖業在沒有受到政府影響下,民間發展蓬勃。直到臺灣開港後(1860),臺灣糖業變的更為興盛。雖然中間曾受到清法戰爭(1883-1885)及颱風(1886)的影響,臺灣糖仍是發展的十分蓬勃的。
日治時期的糖業:
在「臺灣糖業獎勵規則」頒佈後,許多日本新式製糖工廠進入臺灣。新式製糖廠的生產力遠遠超過以前的糖?,因此,在對原料的大量需求下,臺灣舊式的糖?完全不是對手,即使是使用機器的改良式糖?,也受到嚴重的打擊。日本資本自此控制了臺灣糖業。
TOP
如何生產糖
超商的貨架上您可以很容易找到家家戶戶都要用的砂糖,這些砂糖是怎麼來的?每年冬天12月份就是甘蔗甜份最高時候,這時候也是糖廠開始採收的季節。甘蔗採收後由小火車運回糖廠,再經由輸送帶送入工廠準備製糖。台糖北港工場主任鄧豐洲說:「經過細裂機打碎以後就變成細裂蔗,細裂蔗經過五重壓榨可以把蔗汁榨出來。」
壓榨後的甘蔗殘渣台糖也「物盡其用」,蔗渣可以當燃料因此送至鍋爐燒水,水蒸氣帶動發電機產生電力及供應機器運轉的動力,形成「汽電共生」。鄧豐洲說:「剛才壓榨室那邊送過來的蔗汁,經過加熱然後再加石灰,這樣就可以把一些髒東西放到沉澱槽裡沉澱,然後清潔的蔗汁再送出來蒸發。」
接著再將糖漿導入結晶室,利用真空減溫迅速濃縮糖漿,蔗汁慢慢變成成結晶粒,用小玻璃片觀察成熟後,這個階段甘蔗汁已經變成糖膏。鄧豐洲說:「糖膏是結晶糖與糖蜜的混合物,經過分蜜機將糖粒與糖蜜分開。」
經過這一道道複雜的手續之後一包包黃色砂糖就這生產出來了,這也就是我們平時所食用的砂糖。
台灣的製糖方式有台糖公司的機械化製糖與民間製糖,在製糖的過程中涵蓋了許多有趣的物理與化學原理。首先介紹台糖公司的製糖流程:甘蔗採收 → 切段 → 壓搾 → 蔗汁收集 → 清淨 → 脫色,濃縮 → 結晶 → 分蜜 → 多次再結晶與分蜜 → 收集與乾燥 → 包裝。整個流程都是以機械化完成,在精密儀器控制下 10 公斤的甘蔗約可產製 1 公斤砂糖。傳統的民間製糖沒有精密的儀器只能依賴經驗人工來製作,所以只能達到粗製糖析出,無法達到精製糖的結晶,製作的過程為:甘蔗採收 → 壓搾 → 蔗汁收集 → 過濾殘渣 → 煮糖 → 糖膏形成 → 攪拌冷卻(炒糖)→ 添加調味品 → 結塊 → 收集與乾燥 → 包裝。
「糖」是現代民生重要的調味品之一,而且各式各樣「糖」的種類和製品更是琳瑯滿目,例如:白糖、紅糖、果糖及糖葫蘆等(如圖 1 、 2 )。由台灣的文史資料中,可以遠溯及元朝時代,就曾經有 『 釀蔗漿為酒 』 的記載,在十七世紀初荷蘭人統治台灣時,便開始獎勵種蔗製糖,直到日據時期,開始設置製糖株式會社並附設酒精製造廠。 1970 年代台灣的製糖業達到了最顛峰,為國內賺取大量的外匯, 1980 年代台灣由農業社會邁進了工業社會,使得台灣製糖業不敷成本,只好轉而仰賴進口蔗糖。
一般市而所販售的白糖,就是學術上的「蔗精」甘蔗裹才能提製出來上的差異性,但是,蔗糖並不一定要從甘蔗裡才能提製出來,世界各地由於緯度和氣候上的差異性,製造蔗精的原料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以甘蔗為主,溫帶地區則是以耐乾燥和寒冷的甜菜(又稱為糖蘿蔔)為材料。甘蔗和甜菜所蘊藏的蔗糖是怎麼形成的?其實並不是只有甘蔗和甜菜才會產生蔗糖,只要是會進行光合作用的陸生植物均可以產生蔗糖,因為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葉片會吸收太陽光和二氣化碳並利用根部所吸收的水分,經過一連串的反應最後會產生葡萄糖和氧氣並合成水分,而且二份葡萄糖在酵素的協助下便可以合成一份蔗糖,有些植物還會將蔗糖再合成澱粉。甘蔗和甜菜所蘊藏的蔗糖量較一般植物高,而且較容易製作取得蔗糖,遂被選為製糖原料。
至於甘蔗的選種,在年長的蔗農間仍然流傅著「甘蔗梢的頭部生長旺盛、葉片開展姿態優美、葉片無病斑且糖分高,植株不高不矮、太高易傾倒不利機械採收、太矮則無產量、太粗太細都不好,分蘗的莖數多、蔗莖充實沒有空心及海綿狀的蒲心、抗風不易倒伏,葉鞘的毛群要少及枯葉能夠向動脫落」等外觀特徵的判斷方式。蔗糖除了是居家常用的調味品外,也是中醫醫療上重要的藥材,具有補血、益氣、促進血液循環、活血舒筋、健脾胃、化淤生新等功用,屬於味甘溫和良藥,留日是,過量的甜食容易造成肥胖,攝取過多的執分也會使正餐時食慾不振,導致營養不均衡,影響生長發育。
粗製的黑糖俗稱為紅糖,除了含有精類與氨基酸外,還包含多量礦物質,如鈣、磷、鐵、鉀、鈉與維生素群中的維生素 B1 、 B2 和菸鹼酸及助消化蔗糖酵素等。
TOP
糖的總類
 |
砂糖的學名蔗糖,依糖精製的程度和顆粒的大小可分特砂糖、赤砂糖、細砂糖及糖粉等。 |
 |
蜂蜜是一種天然產品,由蜜蜂採花蜜製成,蜂蜜因花蜜的不同,而風味相異。在烘焙食品中常藉以增加特殊風味。 |
 |
焦糖是將砂糖加熱至一定的溫度,使砂糖熔化變成焦色,一般用於中點烘焙食品,作為天然調味或增色劑。 |
 |
轉化糖漿又稱人造蜂蜜,可分酸轉化糖漿與酵素轉化糖漿兩種。市售糖漿以酵素轉化較多,其濃度約75~80%,但廣式月餅則使用酸轉化糖漿。轉化糖漿兼具蜂蜜之風味和效果,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在烘焙業上有逐漸取代砂糖之趨勢。 |
 |
葡萄糖漿也稱玉米糖漿,澱粉利用酸和酵素水解成以葡萄糖為主成分的糖漿,通常以太白粉或玉米粉為原料製成。 |
 |
高果糖漿是以葡萄糖漿再經異化酵素轉化為果糖成分之糖漿,烘焙業取其高甜度及著色效果而漸被使用。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