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總覽

認真在討論的我們
認真在討論的我們

● 我們參加的網界博覽會類別:

  地方環境議題-『太陽來種電』

● 我們的「地方社區」是:

   屏東以農業立縣,擁有得天獨厚的陽光與沃土,孕育出品質優良的農產,但靠天吃飯的農民常因大雨而損失慘重,三年前莫拉克風災重創林邊、佳冬鄉,近三百公頃的蓮霧園遭黏土掩蓋而枯死,許多魚塭也因淤泥清除不易而廢池,縣長曹啟鴻推出「養水種電」計畫後,太陽能光電業者為充分運用空間,在太陽光電板下進行有機農業的栽培。 太陽能光電區的上層是光電設備,下層開闢為溫室有機蔬菜園,利用太陽光控制溫室,打破傳統耕作的方式,將光電與農業結合,創造綠色奇蹟,相信未來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農耕行列。


● 我們的專題研究計劃及概要:


專題研究計劃:

設定主題→研究主題→討論主題→分配工作→上網找尋資料→設定訪問稿題目內容→準備訪問稿和問卷→錄音紀錄→過程的攝影及拍照紀錄→資料整理及統整→作網頁設計

研究概要:

  在現今的生活科技,有很多都是利用太陽能去發動的,例如,計算機,太陽能車等等,例外還有用太陽能種植蔬菜的功能,除了可以省去不必要的麻煩外還可以避免農作物受到農藥的刺激,在陽光足、日照時間長的地方,非常適合發展太陽光電應用,農民運用農業設施屋頂設置太陽光電,讓水耕植物在充分的水和照射下快速生長,台灣中、南部地區陽光充足、日照時間長,非常適合發展大陽光電應用。台灣地區農業已逐漸轉型為有機農業及設施栽培,以因應氣候變遷挑戰,穩定農作生產。為促進太陽光電與農業高值化複合應用,增進農地利用效益,開啟農業耕種新契機,農業溫室上層安置太陽光電設備,下層開闢為有機蔬菜或經營菇類農場等高經濟作物,利用太陽光賺取獲利,打破傳統耕作的方式,農業新的經營模式『種電、種菜、種健康』打造綠色新農業創造雙贏,將光電與農業結合,創造綠色奇蹟。太陽能帶給我們生活中許多便利,已變成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 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家裡的寬頻網路,以Hinet中華電信的ADSL為主;學校的區域網路,主要以光纖為主幹架構連接校內的電腦中心,再由T1專線連接台灣學術網路。

● 我們所遭遇和克服的難題:

   懵懵懂懂一年級的我們,還記得剛開始參與這個比賽的時候有如無頭蒼蠅一般地亂撞,前面原想應該還輕鬆,不過,越到後來還真如閃電般落下的忙碌,讓我們都有點措手不及,每當接到任務之後,一定要尖叫地忙個幾翻天,因為我們才一年級還有期末考、課後輔導課、檢定、儀隊練槍…等著我們,
但是換個角度相信三個臭皮匠一定可以勝過一個諸葛亮,團結力量大,雖然做專題時候,每次都是絞盡腦汁,甚至連晚上睡覺時都會咿咿呀呀的『種電!種電!』,這一種不同於老師講課的學習,感覺很累很刺激,但相信『每一個挑戰都是一個學習成長的開始』只要肯熬過去,一切就是我們的了! 熬得過就是我們的天下
熬得過就是我們的天下

● 心得箴言:


   聽說這樣自己找資料做成研究報告是比較高年級的人在做的事情,以前的我們常常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做不到啦!有時還會問自己不夠努力嗎?或是太笨了?該不該放棄了呢?當初要不是為了想『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也不會自找麻煩的因為找不到資料跟做不出網頁而感到煩躁了,但越深入的參與這個比賽之後,越能慢慢地瞭解老師說的『想要吃魚就要自己釣』的道理,當自己漸漸地培養出做事情的能力,能越來越順手地把資料做完,成功交出去時,對自己不僅超有自信的成就感,也覺得這些挑戰不僅是訓練我們對事情對負責及態度,反而是增進我們實力的好方法呢!

一枝草,一滴露
一枝草,一滴露

建議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或 Google Chrome 版本瀏覽器
Copyright © 樹德家商『太陽花團』團隊。版權所有;最佳螢幕解析度:1024 x 768像素
專題網頁 貢獻說明 計劃要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