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

  舊孔廟原為1686年(康熙25年)首任鳳山知縣楊芳聲所建,以蓮池潭為其泮水,又有鳳山對峙,屏山左拱,龜山、鼓山右輔,形成人文勝地。後曾屢經修後,直至日治時期,日人於孔廟內設「舊城公學校」(今之舊城國小),現僅存「崇聖祠」。後因年久失修,破損不堪,市府乃於民國63年,在蓮池潭西北隅現址,重新施工修建,前後歷時三年有餘才竣工。

  目前的格式,系仿照宋代孔廟及山東曲阜配置圖修改興建的,建築巍峨堂皇,由禮門或持敬門出入,進入孔廟後,跨進西廡的入口,可見巍峨矗立的大成殿,此殿採四方形宮殿建築,殿的兩側分別是東西廡,採綠色琉璃瓦的捲棚頂造型優雅。穿過東廡迴廊,可至大成殿東南側的文昌祠,祠兩側為明倫堂及書院,即是左營區的圖書館跨出文昌祠大門,正對廣場,右側即櫺星門,左側一座小拱橋,莊嚴中流露出一股典雅之美。

  即有:大成殿、大成門、東廡、西廡、崇聖祠、櫺星門、禮門、義路坊、明倫堂、萬仞宮牆、泮池等,建制悉備。民國77年,增建泮宮坊。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