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孔廟簡介

孔子廟 

文廟在過去,象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文教中心,所以,在今天,什麼地方建有文廟,即表示這個地方已深奠中華文化的根基。

  座落在台南市南門路的文廟一般均稱為孔廟,是全台灣最早建築且有歷史意義者,永曆十九年(西元一六六五年)鄭成功參軍陳永華乃倡議建孔廟,興國學,聘請敦品勵學之士,一粒文化種子在此深深埋下了。康煕廿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分巡臺廈道周昌,台灣知府蔣毓英修建,規模稍具,殿中懸康煕御筆「萬世師表」,定名為台灣府學,光緒緒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改台灣府學為台南府學。

  

   

現文廟向東(南門路)的大門是東大成坊,向外的坊楣上有「全臺首學」四字橫匾。文廟西側是西大成坊,常年不開。大殿為大成殿,是文廟的主殿,樑上懸掛有清諸帝御筆匾額,民國三十九年蔣總統亦頒一匾「有教無類」懸掛殿中,均為珍貴文物;內祀至聖先師孔子神位,兩旁四配十二哲神位。東、西兩廡祀歷代先賢先儒。東廡有禮器庫,西廡有樂器庫。後殿為崇聖祠,祀孔子五代祖先神位,兩旁祀四配五從神位。祠兩旁為典籍庫。大成殿前台階中央一龍頭雕飾是螭陛一只有新科狀元、祭孔時才可由此走上大成殿,平時的人是不敢如此做的。  

再前為大成門,門之外東為禮門,西為義路,表示講究天子之道,就要遵循禮義。再前為泮池大成門東為名宦祠、鄉賢祠,西為孝子祠、節孝祠。東畔為入德之門,再進為明倫堂,堂上寫大學全章,指示世人立身處世之道;明倫堂為文昌閣。東大成坊門左立有下馬碑,門外路東立有泮宮石坊。 台南孔廟是聞名的古蹟,保存中國古風,實為台灣獨有之風格。

資料來源:不明

TOP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