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業雖然千頭萬緒,其實簡單地說,任何教育都是「全人教育」的一環,亦即是:任何教育皆以養成健全的人格,達成完美的人生為目標。
因此,「人文教育」就顯得特別重要,人文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一方面它是全人教育的基石,一方面它又是所有教育的目標,做為一個現代人,處在目前的時代,宏觀與整合的能力越來越重要,而這些能力正是人文教育的特質,一個缺乏宏觀與整合能力的人,在現代科技「泛濫」的時代,很容易變成科技的奴隸,且陷於狹隘愚昧而不自知,猶沾沾自況:以「新」為務,以「奇」為事。人性空間被壓縮,所謂的「人性」變得愈來愈空洞,若是一直這樣的發展下去,而缺少人文的因應,則我們的社會將會變成一座科技所形成的荒原,這不但是教育的危機,也是整個社會的危機,而扭轉這一趨勢的具體作法,即是強化人文教育,也就是教人「怎樣做一個人」的教育,令人欣慰的是,已經有愈來愈多的有識之士已體認到這個問題的迫切性,乃起而積極提倡人文教育的呼聲,有愈來愈高之勢,這是很可喜的現象。
我們並不反對科技,我們只是強調科技是人文的一部分,因此乃將每年的十二月定為樹德的人文教育月,並推出各項人文教育活動,以提高人文素質為職志,讓全體師生透過各種靜態與動態的活動,接觸到「人文」的各種面向,讓學生在學習中抒發性情,達到「依於仁、游於藝」的效果。
我們希望這樣的教育活動不是短暫的即興表演,而能夠把它推演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健康,讓教育事業更加蓬勃而溫馨,達成全人教育的崇高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