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的由來>
 
 布袋戲又稱掌中戲,因形狀如同布袋,且以手掌操弄故名。布袋戲可能源自傀儡戲,形成於明末清初,是台灣民間最普遍的偶戲劇種。根據民間傳說,布袋戲創始於明末落第書生梁炳麟或孫巧仁,據傳落第秀才因懷才不遇,乃編演戲劇嘲諷朝政,為免惹禍上身,而以木偶代言。 另一說為落第書生流落街頭以說書為生,因顧及顏面不願拋頭露面,故而隔布簾講古,又以垂簾說故事過於單調,於是操弄木偶敘事。

 其中最普遍的傳說則為明末泉州書生梁炳麟,因屢試不中,一年應試之前與友人至九鯉湖,祈求仙祖托夢預卜吉凶,夜裡夢見一白髮老翁於其手掌題『功名歸掌上』,梁生自喜今科必中而欣然赴試,不料依舊是名落孫山,梁生落寞返鄉途中夜宿客棧,見隔壁房客以懸絲操控傀儡戲偶,但以線操作不夠生動,梁生靈機一動,乃以手掌撐偶操弄,往後巡迥演出且漸受歡迎而揚名各地,至此梁生才瞭解仙祖題示『功名歸掌上』之意。 
台灣布袋戲傳自福建漳州、泉州與廣東潮州。早期布袋戲依後場音樂又分南管、北管及潮調布袋戲三種。而後也應用京戲、歌仔戲、日本、西洋音樂。 布袋戲演出型態可分外台、內台、電台、電視等,種類:其中外台布袋戲多為廟會酬神性質,也是目前最普遍的表演型態,一般都演出日夜兩場,且必先『扮仙』再演出正式戲碼。內台布袋戲是在戲院售票演出,以營利為生,為吸引更多觀眾,內台布袋戲將戲偶加大,色澤更鮮艷、且增加機關布景,演出劇目多為新編之劍俠戲,有別於早期的歷史演義改編之『古冊戲』。 

 
 電視布袋戲是在電視頻道播映布袋戲,民國51年台視開播後,李天祿首先在台視演出布袋戲『三國誌』,但真正將電視布袋戲發揚光大的則是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黃俊雄。在59年播出的「雲州大儒俠--史豔文」。 曾在電視頻道連續演五百八十三集,風靡台灣全島。電台布袋戲是在廣播電台播放布袋戲節目,僅有囗白、配樂,無木偶操作。 布袋戲的演出分前場演師和後場樂師。前場有主演及助演,主演又稱『頭手』司發聲、操偶,為布袋戲表演的靈魂人物;助演又稱『二手』為協助操偶、取偶並擔任『走台』( 撿場 )工作。後場一般由 4至7人組成,武揚樂器有:鼓、鑼、鈔;文場則有哨吶、笛、蕭、椰胡、三弦、電吉他等。 傳統布袋戲舞台稱為『彩樓』,以木頭雕刻組合而成,是精緻瑰麗的雕刻藝術。現代的布袋戲舞台則是以美方板或布幕製成,再以螢光漆彩繪而成。 布袋戲劇本依情節可概分為歷史劇(按歷史演義改編,又稱古冊戲) 、公案劇(各朝清宮平反平冤故事如包公案、施公案、彭公案)、愛情倫理劇( 男女愛惰、倫理親情劇情)、劍俠戲(俠客故事 )、神怪戲(神仙神話故事如西遊記、封神榜、濟公傳)等類型劇本,內台布袋戲流行之後,則以劍俠戲居多。 
布袋戲欣賞重點首推囗白與操偶,劇團主演,一人需說出劇中所有腳色聲音。梨園諺語:『布袋戲上棚重講古』,『一聲蔭九才、無聲不免來』說明了唸白的重要性。主演唸臼側重五音分明、咬字清晰,才能讓觀眾感受戲劇張力與情節發展。操偶動作也是布袋戲欣賞重點之一,布袋戲名聯『木頭有靈能做我,空心無奈寄人行』正是布袋戲操偶最佳寫照,木製的戲偶本身並沒有生命,沒有表情,需靠演出耆賦予生命才能栩栩如生。 

 布袋戲演出為烘托劇情強化氣氛,必需仰賴音樂的襯托,布袋戲演出原本有唱腔、樂隊、伴奏,而目前錄音後場仍需按照劇情安插這些音樂彰顯劇情。除戲劇表演之外布袋戲表演時,戲台和戲偶的頭就是一項精緻的雕刻與彩繪藝術:而偶身服飾為剪裁及刺繡,盔帽、道具則馬糊、製、塑藝術,所以觀賞布袋戲就是欣賞一種綜合藝術。

<資料來源: http://bbs.ee.ntu.edu.tw/boards/Palmardrama/2/1/5/4.html>
 
<偶戲之名稱與源流>
 
偶戲在中國源來已久,就布袋戲而言,相傳在明鄭時期即有類似的演出方式,因缺乏詳細史料可供佐證,具源起與名稱也衍生了許多說法。在中國傳統偶戲當中,廣受民間歡迎的戲種有布袋戲、傀儡戲與皮影戲。然而歷經歲月的洗禮,依然深受民眾愛載的,恐怕也只有布袋戲了。傳統布袋戲之所以受到喜愛,不外乎戲偶本身精巧細緻、易於操作,其活靈活現的表演方式,為原本大同小異的劇情,注入了生命力。而演變至今,布袋戲已脫離傳統錮臼,除腳本的創新,更運用了現代傳媒科技,緊緊結合時代脈動,薪薪相傳。或許,這才是布袋戲百年來愈演愈烈,而不致衰頹式微的原因吧 ! 《戲說從頭》 關於源流: 布袋戲的源起,一直缺乏詳實的史料可供佐證,相傳明鄭時期即有類似布袋戲的演出方式形成,而現今專家學者也多支持這個說法。
在上一期用刊中,有關落第書生梁炳麟發明掌中戲的說 法,雖然僅為稗官野史,無法考證;但是,仍然寧可相信布袋戲的起源有者這一段充滿趣味的傳奇。關於明代的布袋戲發展,在《中國木偶戲發展簡述》(丁言昭撰)有一段清晰的描述:「就明代木偶藝術特別發達的福建來說,無論是提線木偶還是布袋戲木偶都形成了自己相當完整的藝術統一體。布袋木偶,則在福建一境之內即分南北兩派,南派屬泉州語系,音樂結構與泉州提線木偶相似;北派屬漳州語系,以龍溪布袋木偶最為著名,行當齊全,採用皮黃音樂。在演出的內容上,南派布袋木偶擅長神話故事,北派則擅長武戲,但後來也增加了不少神怪、鳥獸的動作,擴大了表演功能。這一些,當然是明代以後長期發展的結果,但在明代當它們各自落腳生根之後不久,就已姿色各貝,初步走上了自己的發展趨向。因此,從後代各地呈特色的木偶戲支派的形成來說,明代是一個關鍵。」由丁言昭所記載,我們應可得知布袋戲在明代已奠定良好的基礎,並有派系分別。 
關於名稱:明清時期所發展的掌中戲形式相當簡單,藝師常拎著一只布袋出門,到了表演場所,便將布袋一放,取出木偶,立於板凳,便開始演出。因此,這種精簡輕便、生動有趣的偶戲,便因藝師慣用的布袋,而被民眾戲稱『布袋戲』。 而布袋戲的名稱由來,亦衍生其他不同說法。有人認為因為當時木偶的衣服是利用粗布縫製而成,演師將手穿入其中操控,猶如托弄布袋,因而得名。另一說法是布袋戲原本俗名為『被搭戲』,布袋戲係其訛音。雖然眾說云云,哪一種說法正確也多不可考了。
實際上,中國大江南北對偶戲的稱呼也各有不同。例如在中國北方,偶戲的名稱就有苟利子、高掛子、猴兒笠子……等不同稱號。以下舉例各式名稱、地區、形式。 
一、以戲偶命名者 : 
耍苟利子---華北、東北 (取傀儡子訛音 ) 
耍果利子---華北、東北 
小木頭人戲--華中、陝西、湖北、湖南 
耍傀儡子---占、津一帶 
鬼頭戲、木頭戲--湖南 
雕猴頭----河南 
木人投影---東北 
木頭孩戲---湖南 
木頭公仔戲--寧波 
旭仔仙戲---福建 
鬼仔戲----廣東 
木頭仔戲---浙江 
二、以舞台形式命名者 : 
肩擔戲--揚州 
扁擔戲--華南 
被搭戲--華中 
布袋戲--台灣 
被單戲--四川 
帳慢戲--幅建 
獨戲台--河南 
獨腳戲、凳頭戲--浙江 
三、以操演技術命名。 
掌中戲--福建、台灣 
掌中班--福建 
穿頭班--幅建 
手掌木偶-四川 
四、其他名稱 : 
葫蘆頭戲--東北 
剃葫蘆頭--北平 
嘟嘟戲---河北滄縣 
獨獨戲---河北南皮縣 
以上舉例,僅依各地偶戲列舉,究竟其演出形態為掌中戲或傀儡戲,已不可得知。不過,由此可知偶戲在中國的普遍性。偶戲不論是在中國或其他國家,不僅提供娛樂功能,更蘊涵了傳統文化與藝術價值。且在觀賞霹靂戲之餘,多一份用心去欣賞布袋戲百年來的精神與傳統。
<資料來源: http://bbs.ee.ntu.edu.tw/boards/Palmardrama/2/1/5/5.html>
關於布袋戲的起源,相傳在三百年前,有兩位秀才梁炳麟及孫巧,兩人相約前往京城報考。夜晚投宿楊州時,兩人都夢到福祿壽仙獻寶的吉慶,隔日兩人前往廟中求籤,所得的籤文也都相同,內容是「三篇文章入朝廷,中得文等甲文魁,功名顯赫歸掌上,榮華富貴在眼前。」兩人歡天喜地前往考試並任為功名在望。不料放榜之後,兩人雙雙落榜,於是回家鄉教書。他們教出的學生個個都是狀元郎,真是有狀元學生,沒狀元老師的命。一天兩人出遊,發現路邊演出的傀儡戲很不靈活,於是回家之後,就將其改良為手掌操作,兩人每日練習甚至將其用做將學工具。由於兩人都是文人,在演出時常會添加一些華麗的文詞在劇情中,深受當時文人雅士的喜愛。而孫武雖然是文人,卻喜歡武戲,覺得文戲太單調,便添加了刀槍打鬥的內容,使劇情更加熱鬧。   
傳統布袋戲大多在外搭棚演出,其戲台打多以木材雕刻,講究些者還要加上金箔。一般布袋戲台分為上下二層,上面叫頂篷,下面叫下篷,同時還‵有四根龍柱支撐。其搭架的方式是,先將下篷的舞台面架高四台尺左右,固定之後,再將龍柱連接上下的固定孔中,舞台面上還要架上兩塊官屏,變成三個小門,門上還要圍上小面簾,中間寫上團名,右邊寫出將,左邊寫入相,下篷內部底座內加裝一白布圍,用來放置戲偶。由於戲台兩邊還有兩個雕花鏤金的屏,遠遠望去彷若一間寺廟樓閣的縮影,因此布袋戲台又有「彩樓」之稱。   
台灣布袋戲的流派大致可分為「白字仔」、「潮調」及「亂彈」三派,其中「白字仔」的布袋戲可以北部李天祿的「亦宛然」為代表;「潮調」是以西螺鍾任壁的「新興閣」為代表;而「亂彈」則以虎尾黃海岱的「五洲園」為主要宗師。欣賞布袋戲不能不對主演者的唸白工夫感到佩服。因為一齣戲可能有超過三十個角色,但所有角色的唸白都由主演者一個人發聲,無論是 大人、小孩、男性或女性等,無論說出來的話文雅、粗鄙,對於各種角色的揣摩都必須是唯妙唯肖。
<資料來源: http://bbs.ee.ntu.edu.tw/boards/Palmardrama/2/1/22.html>
 
<布袋戲之簡介>
 
 布袋戲相傳發明於泉,約三百年前,有梁炳麟者,屢試不第,一日偕友至九鯉仙公廟卜夢。仙公執其手,題曰:功名在掌上。夢醒,以為是科必中,欣然赴考。及至發榜,又名落孫山,廢然而歸。偶見鄰人 繰縱傀儡,略有所感,自雕木偶,以手代絲弄之,更見靈活,乃藉稗史野乘,編造戲文,演於里中,以抒其胸積。不料震動遐邇,爭相聘演,後遂以此為業,而致巨富,始悟仙公托夢之靈驗。 掌中戲是何時產生的,文獻資料中難尋恰切的文字記載。據一般民間傳說,它始於明代嘉靖年間,由「講古」(說書)的說唱形式,得提線木偶戲藝人指導,蛻變而成。產生在提線木偶之後。但此說有個漏洞,因掌中木偶是直接操作,所以容易學,但提線木偶是間接操作,操作的難度較大。文化進化史的常態應該是先易後難。似乎掌中木偶應出現在前,才合乎常規。 
「台灣通史」卷二十三(風俗志)上寫道:掌中班,削木為人,以手演之,事多碑史,與說書同。"如實地反映了布袋戲產生於說書的藝術軌跡。 掌中戲又稱為布袋戲,但為何取「布袋」一詞,其緣由有三:一是掌中木偶的形象構造必具有布內套(俗稱為尪仔腹或尪仔袋),以布內套連接頭部及四肢,外著戲服。演員的手掌即活動在布內套之中,所以其指的布袋就是從戲偶內的尪仔袋而來的。一說是,掌中戲班的全部行頭用一口面粉袋就能裝下,用不著戲箱來裝木偶,輕裝簡載,到處流動演出,因稱之為布袋戲。
另一說是,在掌中戲台下有個特殊的舞台裝置,即在舞台面(俗稱戲板)的底下張了個袋形的布篷,演員在演出前把一個個木偶伏臥在布蓬上,供演員順著手勢套著木偶上場。 
關於台灣布袋戲的演變和發展,根據學者江武昌的研究,可以分成八個階段: 
(一) 籠底戲時期: 「籠底戲」是指最早由唐山師父所傳授表演,或是家傳戲班從大陸帶來台灣時所演出的 布袋戲。 
(二) 北管戲時期: 北管布袋戲大約形成於清光緒年間,是布袋戲本地化的開始。因為北管音樂是當時台灣最普遍流行的音樂,所以布袋戲紛紛改用北管。北管音樂高亢明快,使得布袋戲在表演技巧上做了許多創新,最明顯的是武戲部份,增加了跳窗、擺陣及對打等特技,有時還以奇禽異獸吸引觀眾。 
(三) 古冊戲時期: 民國初年,布袋戲觀眾最喜歡章回演義小說的情節,如封神榜、三國演義等,另外有些戲演述歷史上清官斷案的事蹟,如彭公案、施公案等,是為「公案戲」。 
(四) 劍俠戲時期: 1920年代,江湖奇俠仗義除惡的故事又成為布袋戲的一大特色。主要腳色多是入世的佛道人物,尤其道教往往代表正義的一方,幫助清官賢良打擊邪魔和江湖敗類。這時台灣南部的布袋戲,在音樂方面已經形 成南管、北管和潮調混用的局面,而北部大抵仍然保持北管音樂,只有李天祿的「亦宛然」改唱京戲。 
(五) 皇民化運動時期: 1937年七月七日中日戰爭爆發,統治台灣的日本總督府推動皇民化運動,禁止傳統戲曲演出中國歷史故事,禁止用中國、台灣語言唱戲曲。這時候產生了帶有日本色彩的布袋戲,甚至有七個布袋戲團被組為 「演劇挺身隊」,完全演出日本武士道的情節。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節節失利,為鼓舞軍心,又將布袋戲團主組成「移動藝能奉公會」,做為日本政府的政治宣傳工具。 
(六) 反共抗俄劇時期: 1951年初,中國國民黨為了使台灣地方戲曲具有反共抗俄的意識,於是布袋戲也組成了「愛國劇團」。但整體來看,這時期的布袋戲,對光復後布袋戲的發展影響不大,劇團也不過是應付政策,多加上幾句宣傳口號而已。 
(七) 金光布袋戲時期: 1948年李天祿演出「清宮三百年」,內容敘述少林寺洪熙官、方世玉等俗家弟子三建少林寺的故事,受到熱烈歡迎,開啟了金光布袋戲的先河。後來西螺「新興閣」的鐘任祥和鐘任壁放棄了傳統鑼鼓音樂,改 用西洋電影主題曲配樂,運用七彩變幻的燈光和火炮,來加強神秘超凡的震撼效果,以上中下三層宮殿、山水樓閣、奇岩怪穴的立體布景戲台,取代傳統的木雕小戲台,虎尾五洲園的黃俊雄還加大了木偶的尺寸。 金光戲也稱「金剛戲」,因為這類布袋戲的人物多是武林人物和修道者,有金光護體。每次上場,多用彩色布條在身旁搖動,表示金光飽滿。而道行較高、功力較強的人物,甚至使用七彩霞光,無論死傷幾次, 總能起死回生,練成更超凡的武功,有如金剛不壞之身。金光戲盛行的期間,約在1954 年至1965年之間。 
(八) 廣播電視布袋戲時期: 1961年前後,金光布袋戲正流行的年代,寶五洲掌中劇團的鄭一,就曾把所演的布袋戲錄音下來,交由廣播電台演出,結果大受歡迎。從此效法的人很多,一時間廣播布袋戲風起雲湧。差不多同時,黃俊雄自 資拍攝了一部電影布袋戲《西遊記》,賣座非常好。而1969年台視首先聘請李天祿演出《三國演義》,開啟電視布袋戲的序幕,當時有國語配音,但效果不好。直到1970年黃俊雄在台視演出《雲州大儒 俠》,一舉轟動,由每週一集,增加到兩、三集,最後每天中午演出,全台灣如痴如狂,男女老幼、士農工商,莫不為劇中主腳史豔文著迷,把電視布袋戲推上了最高峰。黃俊雄接連演出了《六合三俠傳》、 《大唐五虎將》、《三國演義》、《西遊記》、《雲洲四俠傳》、《雲洲英雄傳》等好戲,卻在1974年新聞局「妨害農工正常作息」的一紙禁令下禁演。1981年電視布袋戲開禁,可惜氣脈中挫,不復原來的 聲勢。1988年以後,電視布袋戲幾乎絕跡。不過近來電視布袋戲轉戰有線電視台,又有復甦的跡象,所謂霹靂布袋戲,風雲再起,甚至有戲迷後援會的組織,前景可期。 
布袋戲的戲神是「西秦王爺」和「田都元帥」。
一般而言:「西秦王爺」是一位有黑鬍鬚的中年文士,「田都元帥」是一位禿頭、笑臉的童子。這兩位神祇的傳說很多,讓我們來看一看較為人們所傳頌的說法: 西秦王爺:西秦王爺是唐朝的樂官,因為善於彈奏琵琶、製作樂曲,所以被召入宮。後來,安祿山叛變時,他行刺安祿山不成而殉國,於是唐明皇敕 封他為西秦地方的王爺。而西秦王爺曾用椰子殼製作胡琴,創下北管福路派,成為北管戲的祖師爺。布袋戲界有「禁說蛇」的禁忌,是源自於有一回,西秦王爺領兵出征,於山谷被蛇精所困之故。 
田都元帥:田都元帥是唐朝人,名叫雷逢春。出生時被丟棄在田中,因得螃蟹吐 沫而得以存活。後來因為他用竹子製成洞蕭、笛子、拍板、胡琴等樂器,被召入宮成為樂師。在宮中受到奸臣所害,文代武職,領兵北征, 因不懂軍事,被困城中。此時,他心生一計,令兵士用獸皮製作許多人偶在城牆上演出,趁敵兵看的入迷時,一舉反攻,大獲全勝。凱旋 回朝後,被敕封為田都元帥。又因為他創絲竹之樂,所以尊奉為南管戲的戲神。布袋戲界也有「不吃毛蟹」的禁忌,是源於田都元帥被毛蟹所救之故。
<資料來源: http://thehappy.cyberstage.com.tw/maym&b.html>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