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後山扼守高雄港口,早在清康熙58年間(西元1719)即設營氾砲台鎮守,安設六尊中國式大砲。至同治二年(西元1863)打狗開港,其軍事地位更重要。沈葆禎派淮軍提督唐定奎與副將王福祿督造新的砲台,並聘英國工程師設計。這次砲台分為兩處,在旗後山上者題為「威震天南」,在港口北岸邊的即是「雄鎮北門」砲台。旗後山為珊瑚岩,四周為陡峭的懸崖,置砲台於上,扼守港口。光緒十年劉銘傳任台灣巡撫時,為加強防務,聘德籍工程師鮑恩修建旗後砲台,修改的部份是砲台的南半部,新購英製的阿姆斯壯前膛大砲四尊,安置於砲台南側的砲座上,對向台灣海峽。至此旗後砲台成為一座威力強大的近代西洋式砲台。

  日據時期,砲台遭到較大的破壞,日軍拆走大砲,增設碉堡。砲台的形狀像「目」字形,將砲台分為三區,北區用為操練,厚牆內側為兵房,中區為指揮官區,南區才裝大砲。它的材料是用鐵水泥及紅磚,房舍屋頂為密集的木樑及很
厚的鐵水泥層。入口門柱各有「囍」字磚飾很引人注意,砲台兩側牆上,磚刻蝙蝠圖案,象徵「福」氣。在台灣的砲台古蹟中,其建築特色頗具中國風味。
文章摘自於〔我的家鄉〕

旗後砲臺

旗後砲臺為二級古蹟,在臺灣古蹟中較具中國風格特色的建築,其使用的建築材料為鐵水泥及紅磚,兵舍屋頂為密集的木樑與厚實的鐵水泥層,最令人印象深刻、引人注意的是入口牆上有磚砌成的「囍」字,砲臺內的中央穿道可見非常考究的砌磚法,這是中國工匠的傑作,位於高雄市旗津區旗後港段1231、1232地號。它的形狀呈「目」字形,分為北、中、南三區,北區為操練所在地,厚牆內側是兵房,指揮官區位於中區,而南區才設有大砲。
  中日甲午戰爭時日軍犯臺,想在打狗登陸,當日艦逼近時,打鼓山砲臺大砲與旗後砲臺齊發,使得日軍不敢掉以輕心,直到日據時期,旗後砲臺遭破壞,日軍拆走大砲,另設碉堡於旗後砲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