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復健的原則
家屬的支持
在燒傷復健期中,傷友除了有外觀毀形的心理障礙外,伸展疤痕的疼痛及生活自
理的不便,皆須家屬付出高度的耐心及愛心來鼓勵他們。同時,治療師需要家屬的配
合,充分執行復健計劃,才能保證復能否成功。
擺位的技巧及副木的原則
愈舒服的姿勢往往是愈容易產生攣縮
的姿勢,所以使用擺位及副木的復健,最
大的原則就是將肢體放在對抗疤痕攣縮的
方向,也就是與預期的畸型姿勢相反。
擺位:擺在一個好的位置
副木:利用支架維持良好姿勢及伸展疤痕
|
 |
對傷友來說,除了定時運動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燒傷部位的擺位。因為皮膚
傷口癒合時,疤痕會繼續產生攣縮,而良好的擺位可對抗疤痕的攣縮,並預防畸型的
產生,這不僅在住院期間要注意,甚至在出院後,仍應繼續保持良好的擺位。
穿戴副木可以將肢體固定在良好的姿勢,使傷友不致因疼痛,而移動肢體在舒服
但容易造成疤痕攣縮的姿勢。
1. 使用副木的原則
除了在運動、接受其他治療或平日活動外,都應穿戴副木,尤其是夜晚睡眠時。
副木應避免壓傷皮膚造成水泡、傷口,乃至延長癒合時間,並且應定期由治療師
檢查副木大小是否需要修改。
應該定期用冷水、肥皀、酒精或其他洗潔精清洗,保持衛生。
2. 擺位與副木
平躺時
擺位 平躺時候,在頸部、手肘及腿下放枕頭,讓頸部後仰防止攣縮,手部及腿部 抬高,以免水腫。 |
頸部
擺位
應該保持在過度伸展的位置。
頸部前有燒傷時,不可用枕頭。
可用毛巾捲成墊子,墊在肩部,保持頸部過度伸張。
副木
前頸部有傷口時,應用副木固定為伸張的位置。
|
肩關節
擺位
腋下有燒傷時,肩膀保持在90度外展及外旋的姿勢。除非有特別的治療計
畫,否則只有在運動、吃飯或換衣服時,才可以拿下支架或吊帶。
副木
腋下有傷口時,應在腋下戴上副木,撐高腋部。
|
肘關節
擺位
原則上應保持完全伸直的姿勢。
若只有手肘後有燒傷時,可以保持微彎的姿勢。
副木
手肘部位用副木維持肘關節伸直。 |
手部關節
擺位
最安全的姿勢是手腕伸張30度,掌指關節彎曲70度,近端指關節及遠端關節
保持全直。
拇指保持在外展及對掌的姿勢,避免指間關節過度伸張。
副木
手部位用副木維持安全位置。 |
髖關節
擺位
保持完全伸直。
大腿內側或會陰部有燒傷時,股關節需外展15度到30度。
副木
會陰部用楔形枕頭把會陰部撐開。 |
膝關節
擺位
保持全直的姿勢。
膝前有燒傷時,可稍微彎曲。
副木
用副木維持膝關節伸直。 |
踝關節
擺位
可利用垂足板保持腳板與小腿呈90度垂直。
副木
足部副木保持腳板與小腿垂直。 |
3.
運動的原則
燒傷復健運動的目的在維持正常關節活動度及伸展疤痕組織,以避免疤痕攣縮及
關節硬化。
(1)
住院期間
在燒傷後的初期,患者會感到傷口非常疼痛,但除了特定部位進行植皮手術後的
五到七天外,都應接受醫護人員的指導做運動,運動可幫助受傷部位消腫並維持良好
的關節活動度,避免硬化,影響癒後功能。
(2)
出院後
在手術後三個月,疤痕攣縮的速度更加迅速,關節活動極易受限,此時更要有恆
心地持續運動。
做伸展運動至受限角度而感到緊繃或疼痛時,要在此姿勢維持10~15秒,才有較
佳的伸展效果,每個關節運動每回做15~21次,每日至少做三回。
燒傷後的皮膚較脆弱,易產生水泡或小傷口,但不應影響復健運動的執行。
家屬應協助患者了解9復健運動的動要,若有需要可就近尋求復健機構治療師的
協助,患者能自理的日常生活功能也應儘量自己動手,這是最佳的復健。
除了固定的復健運動以外,在日常生活中應特別注意正確姿勢的保特。避免在
疤痕緊縮的姿勢活動過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