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技直排&BMS
在台南發展出的極限運動除了滑板之外,尚有特技直排和BMS,
這兩種運動的玩家們同樣也在的體育場前的忠靈塔廣場活動,其中更不乏曾出國比賽的高手。
BMS的玩家除了地面的花式特技外,還有上U板的玩法,興緻來時還會玩玩飛人的特技。
而特技直排玩家們除了忠靈塔廣場外,
還有幾個室內的場地可以玩,避免下雨天戶外場地無法使用的情況,
詳情可向各直排鞋店洽詢。
滑板(SKATEBOARD),是時下新興的運動,在國內則被歸類於新新人類的產物,其實它的存在已經有五十多年的歷史,不過最近世界各地流行起來,並且慢慢的又被研發出更多不同類型的器材,像是現在風行全日本的滑板車及蛇板便是。
但為何滑板這項運動會如此吸引著年輕人,除了每塊滑板都有非常酷炫的圖案之外,再者便是速度、技術與自我挑戰的部份。 |
|
說到滑板的源起,便要追溯到大約50年代的美國加州,由於當地的衝浪非常興盛,慢慢有人想在陸地上模擬這項運動,於是便將一片木板裝上溜冰鞋的輪子,因而造就了滑板的發明,但此項新興運動仍然未普及。
到了60年代,滑板開始被大量生產,並造成一股熱潮,當時滑板所使用的輪子都是以金屬製成,在滑行時非常的不暢順,亦因此使這項運動胎死腹中。 |
|
及後,由於橡皮輪興密封式軸承的出現,使得滑板再度流行且比起上一個年代更為風行,而弧形滑板場地的開發亦相對的增加,但連連的運動傷害事件卻促使滑板再次進入冷淡期。
80年代又新一波的滑板熱出現,但由於場地的缺乏,使滑板玩者朝向兩個不同的形式發展。 |
|
![]() ▲不同時期的滑板,有不同的造型。 |
一些玩家為了延續場地的玩法,便在自家的後院中以木板蓋起簡單的場地,即現在的U型板;而對於無法取得場地的玩家,則開始往街頭發展,因而創造出許多的街頭障礙玩法,現在大部份滑板的玩者,都是以街頭障礙的方式活動。
特別一提的是,街頭障礙的人口大量增加,使得滑板服裝亦隨之興起。到了今天滑板玩家已形成一個大民族,他們擁有自己的文化、語言、運動風格甚至音樂,而這一切正好完全符合青少年心中對於休閒運動的定義。 |
乍看之下,這項運動需要的裝備簡單,只要一塊板子,但其中可以變化的花式及技巧更是層出不窮,而滑板的其它零件像是板子的用料、輪子的尺寸、培林的好壞,亦是玩家講究的重點,不同部份所發揮的效果也不一樣。
另外,滑板族的服飾亦是影響青少年參與的因素之一,滑板玩家的衣褲常穿得寬鬆,千萬別以為是買錯尺寸,事實是有它的功用。 |
滑板的結構非常簡單,基本上分為三大類及三小類:
·
三大類分別為板身、輪架、輪子;
· 三小類為砂紙、軸承(又稱培林)、螺絲等。
滑板 |
|
大部份的滑板都是由七層或九層楓木所組成的(當然也有一些比較便宜的滑板是木製的,但由於製造較粗糙,所以很容易斷),而滑板亦有分寬度,你可以依照自己腳的大小去選擇適合自己腳型的板子。另外不同廠牌的滑板亦有所不同,有些板身比較平,有些有弧度,這些在你購買時都可試踏看看,畢竟要親身體驗過才能知道是否適合自己。 |
|
輪架 |
|
輪架是整塊滑板的骨骼,它的功用除了支撐板和輪子之外,還有可以調整鋼架的軟硬度,亦決定了滑板在作左右轉彎的難易度。假如鋼架調越軟就越容易轉彎;反之假如鋼架調較硬的話則較不容易轉彎。 | ![]() |
輪子 |
|
子有分大小和硬度,大小的規格都是以mm來分別,數字越大輪子越大;而輪子的硬度則是以xxa來分,軟的輪子會和地面產生較大的黏性,硬的則相反。 |
|
培林 |
|
放置於輪子中央的零件,滑板的速度快或慢,便全憑培林的好壞了。剛開始玩滑板的話,培林可以不必用太好,因為好的培林可以使滑板滑很遠,並且比較難操控滑板的方向。 |
|
墊片 |
|
放在板與輪架中間的一種塑膠片,它的功用除了增加板子的高度,以免輪子和板發生磨差之外,更有一點避震的功能,但效果並不明顯,墊片可以依各人的喜好作選購。 |
|
砂紙 |
|
它是黏在板子的表面上,增加鞋子與板子的磨擦力,一般來說砂紙都是黑的,亦有一些如火燄、迷彩之類圖案,但這些砂紙的磨擦力比較低,所以要玩滑板特技或花式,選擇砂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
|
人身裝備
滑板鞋 |
玩滑板的必須品,因為在玩滑板時候鞋子會與滑板上的砂紙磨擦,只穿著普通鞋子的話,鞋的側邊會因為砂紙的銳利而容易破損,而滑板鞋就是針對這點設計,所以每款滑板鞋都會加強它的側邊。 |
滑板褲 |
|
選擇滑板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們一般看到玩滑板的人大都穿寬寬鬆鬆的滑板褲,因為在玩滑板時全身會做很多大動作或特技花式,所以不可以穿窄的褲子。而選擇褲子質料的話,牛仔布料製的滑板褲會比較耐磨且不容易破,對於經常會碰觸到地面或摔倒的滑板運動來說蠻實際的,另外比自己腰圍還大的滑板褲,亦是滑板族群的特色之一。 |
|
護具 |
|
護具是維護安全的重要工具,很多人覺得帶了護具不好看,不夠酷,但它可以防止運動時造成的摔傷。舉例說,滑板摔倒的時候,都是用手去支撐身體站起來,此時保護手套便可以防止你手部的傷害。 |
|
背包 |
滑板背包和普通背包最大的不同是滑板背包後面或下面都可以放置滑板,在不能用滑板滑行之地方時可以將滑板放置於背包上。 |
帽子 |
如果你擁有一頭長髮的話,那帽子便可以讓你在玩滑板的時候,避免頭髮遮住視線,而且帽子亦是滑板族的另一特徵。 |
滑板玩法與技巧 |
||||||||||||||||
一般滑行: |
||||||||||||||||
首先把重心放在不動的那隻腳上,而另一腳在撐滑地面時身體應稍微向前傾,而如何穩定的訣竅就是多加習練。
|
||||||||||||||||
Ollie(豚跳): |
||||||||||||||||
|
||||||||||||||||
Kickflip
: |
||||||||||||||||
這是個很酷又很難的技巧,首先你要會跳,只要跳起的0.5秒後,用“前腳”往板子的邊原踢出去(用腳尖踢你背後的邊緣),板子是不是會轉呢?就是這個方式!
在你讓板子轉之前一定要往上跳喔!轉玩時一定要很有勇氣的站到板子上,練這招一定會摔的,記得帶護具再練喔! |
||||||||||||||||
Frontside
180 ollie(180跳躍): |
||||||||||||||||
在你已很熟跳躍後;滑慢慢的,身體稍微向後傾,後腳稍微壓下翹起處讓板子刷出去,前腳順勢拉回來,一開始練,板子一定會常常飛出去,記住腳在跳之前要比一般跳站的分開一點,最好是後腳站在翹起處,而前腳站在四個螺絲上(前腳腳間要超出板子邊原一點),熟練後;可以試試將前腳站的跟“跳躍”一樣的位子。 |
||||||||||||||||
Shove-it(180轉板身): |
||||||||||||||||
|
||||||||||||||||
180
kickflip: |
||||||||||||||||
首先你要會kickflip
and shove-it,熟練後就來試試吧!站好你要kickflip的位子,接著使用shoveit,馬上往板子的邊邊kick出去,膝蓋彎曲兩腳縮起,往板子會停的地方站上去,時間抓得好的話就可以站上去,kick一定要非常用力喔!用這招,人一定要飛很高才行! |
||||||||||||||||
Half-cab
kickflip: |
||||||||||||||||
|
||||||||||||||||
50-50: |
||||||||||||||||
首先滑靠近桿子或椅子等,起跳並跳上這個邊,要對的很準用輪架切,前腳要在前輪正上方而後腳要在四個螺斯及翹起處的中間,先讓板子自己滑一段(要跳之前速度要快),在快停時身體保持在後腳正上方並且施加壓力讓板子滑到底,接著後腳踩下讓四輪同時落地!不管怎麼樣,在切時身體絕不能向前傾或太後面。 |
||||||||||||||||
Nollie: |
||||||||||||||||
和ollie很像的形式,所以你必須把ollie練的很熟。首先讓板子往後退(練習後退的平衡感),或練另一隻腳的
ollie(正常滑時身體直接移到前面),接著使用
ollie但身體在跳起時先往滑行方向傾斜,跳起時再往反方向傾並用力往上跳,其實這便是反方向的olli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