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長包圍網
織田信長和足利義昭的蜜月並沒有持續多久。
1570年1月,織田信長送給足利以昭“條書”,限製足利義昭不得干什么,削弱足利義昭的權力。足利義昭當然很不滿意,便秘密聯合各地大名抵抗“信長這個公敵”。
率先響應足利義昭號召的是越前的朝倉義景。為此,在1569年4月,織田信長率領大軍遠征越前,討伐朝倉。
織田軍很順利地攻下了金崎,正準備繼續進攻時,突然傳來不好的消息︰淺井長政背叛了織田信長,投向了老盟友朝倉。
這樣一來,織田軍便陷于淺井,朝倉的夾擊中,織田信長只好下令撤退。羽柴秀吉自告奮勇殿后。這就是金崎撤退。
織田信長對淺井長政的背叛非常惱火,在2個月后,便聯合德川家康討伐淺井,在姊川會戰中擊敗淺井,朝倉聯軍。
雖然取得了姊川會戰的勝利,但是織田信長的困境卻越來越嚴重︰本愿寺和延歷寺先后和織田信長對立,伊勢爆發長島一向一揆,甲菲的武田,越后的上杉也響應足利義昭的號召,與織田信長為敵;西國的毛利從水上援助本愿寺,加上以前的淺井,朝倉和三好家,信長包圍網形成了。
為了打破這個信長包圍網,織田信長首先對延歷寺下手,于1571年9月焚毀延歷寺。
1572年,真正的危機來臨了。當年10月,甲菲的武田信玄開始出兵上洛,並于12月在三方原大敗織田和德川的聯合軍。得知這一消息后,足利義昭于次年2月在二條正式起兵,對抗織田信長。
可是足利義昭實在是算錯了帳。武田軍的確大獲全勝,可是就在足利義昭起兵2個月后,武田信玄病死在上洛途中,武田軍只好退了回去。這樣一來,在7月,足利義昭兵敗被流放,室町幕府滅亡。
武田軍上洛的失敗使得信長包圍網開始崩潰。1573年8月,在流放足利義昭后,織田信長成功地攻下了朝倉和淺井的居城,朝倉,淺井滅亡。1574年,織田信長鎮壓了長島的一向一揆。
1575年,武田軍再次上洛。但是這次他們在長條被織田德川聯軍大敗,重臣幾乎全部陣亡,武田家當主武田勝賴倉皇逃回甲菲。
織田軍在擊敗武田軍后,勢力更加強大,于8月鎮壓了越前的一向一揆。信長包圍網事實上已經瓦解了。織田信長這時可謂春風得意,于1575年11月讓為給長子織田信忠,並送給他美濃,尾張2國,自己作了“太上皇”。
1576年2月,織田信長移居安土。這座規模極大的居城完全不是當時那種堡壘形式,而是行政軍事的新型城堡,向天下顯示著織田信長的權威和野心。
安土城復原模型 |
二條城, 將軍在京都的府第 |
淺井長政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