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歷史

  旗津是高雄市發祥地,包括旗后、中洲兩大部落。旗津孤懸島外,與鼓山對立,扼著打狗隙,為內外船舶往來津渡之處,昔日此地文風頗盛,文人曾組織「旗津吟社」,且以「旗鼓堂皇,維揚我武;津樑鞏固,克狀其猷。」的聯語自勵,光復後遂取旗津為區名。

   旗后(後)不僅是高雄的發源地,更是高雄港口的發祥地。明末清初,來自大陸的戎克船都停泊於旗后。旗后的開發始於明永曆十六年〔一六七二〕,徐阿華遇颶漂至旗后;雍正四年〔一七二六〕,荷蘭傳教士編纂的台灣地圖,稱旗后為漢德那斯 (Handelarrs);歐洲人以旗后山絕壁宛如阿丁海岸,稱旗后半島為沙拉生頭(S-aracen Head)。咸豐十年〔一八六0〕,英法聯軍之役訂立北京條約,旗后成為通商口岸,萬商雲集,百業鼎盛,成為高雄首善之區,且同治二年成立旗后海關分關於此。今天后宮旁的通山巷,當時為外商雲集之處,碼頭邊的「福聚樓」是高雄酒家的濫觴。在電信方面,牡丹社事件後,丁日昌撫閩,丁於光緒三年奏准電報線二線,其一自台南至旗后,總長約九十五華里,且設「旗后分局」是台灣電報局之創始。在教育方面,本市第一所學府「打狗公學校」,設於光緒廿四年〔一八九八〕,為目前旗津國小前身,創校近百年,都是旗津區極光彩的史實。打狗時代的旗津,在市政上亦佔有重要一頁。宣統元年〔一九0九〕,打狗區役場設在大竹里旗后街,管轄大竹里內的鹽埕莊、鳥松、旗津街、中洲及興隆內里的哨船頭街、鹽埕埔等。至民國九年成立高雄街,街役場移於哨船頭,在此之前的十年間,旗后一直是高雄市政的重心。

    旗津為一座長十一公里,寬廣平均約二百公尺的沙灘形成的半島。據前台灣總督府地質所長井上技師報告謂:﹁數百年前之旗后山,原為獨立小島﹂又云;旗津沙壩的形成,約在十七、十八世紀之間,由於高屏溪流域的拓墾開發,大量砍採沿岸的原始森林,致表土形成瀉流;高屏溪又屬台灣特有的急流,沖瀉力特大,其所搬運的泥沙,排入海中,順海流於旗后山下作長期的堆積。又因潮流與波浪的作用,使沖積的沙土與陸地平行,由於砂嘴逐漸延伸,遂成為旗津半島。

資料來源: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00/16800018/%E5%A4%A9/qhi%E6%AD%B7%E5%8F%B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