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油紙傘座細微檢查 |
|
 老闆聚精會神檢查紙傘 |
|
|
油紙傘在客家人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除遮陽避雨外,更是心中吉祥的象徵,在男孩16歲成年禮時,或是女兒出閣,即贈與一對紙傘,象徵團圓多子多孫之意,加上它具有傳統純樸的風味,純手工製作手法,一般民俗工藝品是瞠乎其後。因此,希望藉由「傘亮客家」這個活動,在透過親子的合作,隨性繪製具有創意的油紙傘之後,能從中了解紙傘的製作流程,引發懷舊、古趣浪漫之情,進而珍惜這份文化資源。
油紙傘在客家人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遮陽、避雨外,更是吉祥的象徵。客家習俗中,紙與子為諧音,故當女兒出嫁時,會以兩把傘作為嫁妝,取「早生貴子」之意;此外,因「傘」的結構共有五人,象徵「多子多孫」;而圓形的傘面則代表「圓滿」、「緣分」之意,即萬事皆圓滿。從這兒我們可看出,客家文化是很有創意的,除了實用功能外,也賦予油紙傘不同層面的價值。
不可否認的,「油紙傘」是一項文化資產,從先人的學習,到後代的傳承,其間經過多少磨練與挫折,才有今日淬瀝後的模樣。最近,連外國人也對它產生興趣,紛紛大老遠奔來,為的就是體會與欣賞這個藝術品,深為台灣當地的一分子,我們是否要為自己擁有這項文化而欣喜?相對的,是否也要更加珍惜、愛護它?在這個認知下,加上親身體會油紙傘的製作過程,相信你我對於「油紙傘」會有不同以往的感受,但可以肯定的,是對它抱持更深的敬意。
骨架堅固耐用、外觀精巧細緻的油紙傘,是潮溼多雨的中國南方重要的遮雨工具。大約在一百多年前,隨著廣東省梅縣的製傘師傅定居高雄縣美濃鎮,製傘技術便開枝散葉地傳承開來,至1960年油紙傘廠成長至12家,每年生產2萬多把的油紙傘供應市場需求,為其全盛時期。
閩南人送禮忌送傘,就怕彼此緣分就這麼散了,但客家人反而把傘、特別是油紙傘,當吉祥象徵,在男孩十六歲成年禮及女兒出嫁時,都會送傘,因為傘字就像一個大人,盡心呵護躲在傘下的小朋友,期許他開始對自己負責。
而傘字拆開來看有五個人,又教人聯想到多子多孫多福氣、早生貴子等吉祥話,於是嫁女兒時,也會送上兩把油紙傘。然而油紙傘笨重、攜帶不便又會破,漸漸地被現代陽傘取代,而今油紙傘已從生活用品,升格為具有觀賞價值與裝飾功能的藝術品,同時奠定美濃油紙傘藝術之鄉的美名。
網址: 藝術及意義
一提到油紙傘就會想到高雄的美濃,優美內斂的油紙傘是台灣的傳統藝術,但是有許多手藝-卻都逐漸凋零,不過還是有不少監守崗位的紙傘工藝家,願意永不停止的為老紙傘注入情感-與創意,今天在台中市一間百貨公司,就特邀請到美濃油紙傘創始藝術名匠「廣進勝」,以-及「李家傘」來在現場表演油紙傘的製作工藝,展現了不凡且令人懷念的油紙傘文化。
美濃紙傘名家「廣進勝」的林榮君老師現場做著紙傘,可別小看這個動作,這個稱為繞邊線-的技法,操作時和傘骨距離的拿捏可是一門不簡單的工夫,另一邊「李家傘」的林秀娣老師,細膩且熟稔的繪畫技巧讓花朵看起來栩栩如生,充滿著內-斂的嬌美;而另外這個「敬字亭」的傘面則是以書畫題材來表現,其中最特別的是這款「夜之流螢」,揮灑如金的潑墨技術,賦予了美濃傘全新的面貌, 美濃紙傘是台灣客家傳統藝術的傳承,這些堅持傳統藝術的老師們,用自己的情感與創意創-造出一把把的紙傘,也賦予了油紙傘不凋零的文化傳承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