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留香 / 香的傳奇

  人類之好香為天性使然,不過人們開始用香的確切時間已難於考證。從現存的史料來看,中國用香的歷史可以溯及春秋之前。漢代時,香爐得到普遍使用,上層社會流行薰香、薰衣,也出現了調和多種香料的技術,香文化開始略具雛形。魏晉南北朝時,文人階層開始較多使用薰香。唐代時,香在諸多方面獲得了長足發展。宋代時,香文化達到了鼎盛時期,完全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其後,在元明清得到了保持與穩步的發展。

北宋文人 歐陽修
● 歐陽修-北宋文人
  北宋大儒歐陽修也曾有「焚香禮進士,徹幕待經生」之言,足見對待進士的科考禮遇,用心設香案於闈場,是與考經生的待遇截然不同的。

● 嫘祖-黃帝軒轅氏的元妃
  「香」最早的功用是治病、不是拜拜,傳說嫘祖父親生病,她父親不敢吃藥,孝順的嫘祖便把漢藥磨成粉,再將粉製成「香」讓臥病在床的父親聞藥香病癒,正因為古代「香」用來治病,古代或傳統製香者,一定用天然材料,也因此,香灰可以吃,後來「香」演變成拜拜,成人們與神明溝通的媒介,進入精神層面。

元妃 嫘祖

宋代陳去非《焚香》
明窗延靜晝,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
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豈不清友,於今心醒然。
爐煙裊孤碧,雲縷霏數千;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
世事有過現,熏性無變遷;應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


王維《謁璇上人》
少年不足言,識道年已長。事往安可悔,餘生幸能養。
誓從斷臂血,不復嬰世網。浮名寄纓佩,空性無羈鞅。
夙承大導師,焚香此瞻仰。頹然居一室,覆載紛萬象。
高柳早鶯啼,長廊春雨響。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
方將見身雲,陋彼示天壤。一心在法要,願以無生獎。


建議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10.0 以上 或 Google Chrome 版本瀏覽器
Copyright © 樹德家商『雄獅創意群』團隊。版權所有;最佳螢幕解析度:1024 x 768像素
簡報網頁 動畫首頁 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