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泥火山
(1)介紹: 泥火山會噴發的原因是因為地底下的天然氣(瓦斯)向地面冒出,將地面的泥土噴開、形成天然氣與泥漿同時呈凝渦狀湧出的奇觀,湧出的泥漿會慢慢的堆積成錐狀小丘泥火山,即俗稱「泥火山」。小丘的尖端處常有凹穴,會不定時地噴出泥漿與天然氣,這些氣體通常可以點燃,也有自行燃燒數日或整月的。這些皆為地形上珍貴的大自然傑作,極需加以保存。除了泥火山噴發造成錐狀地形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作用,也可以造成外形彷彿火山錐的泥火山。在台灣本島存在的有兩種狀況:一個是泥火山小地形,一個是恆春半島上泥岩層分佈地區內的孤立塊造成的尖山地形。 (2)外貌: 在我們的參訪過程中,田寮鄉農會的林專員,帶領我們到小滾水泥火山區,小滾水泥火山區的泥漿類型有「噴泥池」和「噴泥盆」這兩種。 |
![]() 噴泥盆:邊坡極緩,外形像裝滿水的臉盆。 |
![]() 噴泥池:噴泥稠度極稀,外形彷彿泥塘一般。 |
泥火山的外貌不僅只有這兩種類型,也有其他不同的外貌,以下我們整理出其他幾個不同的泥火山外貌:
![]() 噴泥錐:泥漿稠度最高,形成高數公尺的錐狀小 土丘。 |
![]() 噴泥盾:外形是屬於邊坡較緩的盾狀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