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閩籍漁民徐阿華,因避
颱風而漂至旗後,返籍後同漁人洪應、王光好、蔡明
、李奇、白圭、潘踄等,攜眷前來定居,從事開墾及
捕漁為生,為祈漁撈平安,特在現址築草寮一座,奉
祀媽祖作為朝夕膜拜祈禱之所,設備至為簡陋,迨康
熙三十年(1691年)移居人口日漸稠密,唯恐廟地被
混淆侵佔,乃會同各姓族人立開墾契文,以資後代共
守,永杜爭議,且共同聚資興建媽祖廟。光緒十三年
(1887年)洋商張怡記等號召重修。

  至昭和元年(1926年)又發起重建。光復後,復
歷經數次整修,始有今日規模。 該廟主祀天上聖母,
目前由天后宮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香火鼎盛,廟內
尚存有光緒十二年銅鐘一口,光緒壬辰(十八年,18
92年)木質對聯一副,文日:「旗峰煥彩得光照,鼓
嶼來潮汐信通」,及「敕封順天聖母」古匾一方,又
有年代不詳之古香爐一座,花崗石柱礎八根,文物紛
佈,古趣盎然,彌足珍惜。該廟又為旗津港口出入者
必來膜拜祈安,因此常在廟口立碑示諭眾曉,故有咸
豐九年(1859年)的「船戶公約」,與同治六年(18
67年)的「嚴禁汛口私抽勒索碑記」,惜碑佚一,今
僅存同治年之碑。民國六十八年十月經內政部指定為
第三級古蹟。

-天后宮-

|| 建族特色

|| 民族藝術 ||
關於旗津 關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