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園長的教書生涯-坐黑頭車的名政治教官
學民國三十五年學園長和朱伯伯川大畢業後共同來到上海,他們倆都希望從事教育工作,所以一起參加政府舉辦的教師甄試,甄試的內容包括筆試和口試,筆試的科目有國文、本國史地、及三民主義等科目。朱伯伯因為不識ㄅ、ㄆ、ㄇ、ㄈ注音符號,也有鄉音,所以沒有錄取,學園長字正腔圓,言簡意賅,又能隨機應變;應答如流,所以很受到主考管的欣賞,結果是高分錄取。
試後並由行政長官公署教育廳駐上海辦事處負責分發,並頒給了學園長三十七萬元旅費,為數不小的這一筆錢,她非常小心翼翼的將這一筆錢放入在一個書箱內,塞得滿滿的,造成箱子還張著口,就用繩子緊捆著,防止它漏出來,學園長隨身攜帶這一個豐滿的小書箱,她將搭輪船到台灣來。
因為學園長的堂哥在高雄市水泥廠做事,所以學園長想申請到高雄來任教,想到一個女孩子隻身來台,能夠有親朋好友照顧比較安心嘛!後來如願,被分發到高雄,就進入高雄女中任教,教授地理科目並擔任政治教官。
學園長在擔任政治教官時,她常被邀請到鐵路局、肥料廠、硫酸錏廠、鋁廠、鹼廠這些個公務單位去上課,上課過程中,她最高明的地方是用十五個小時上五次課,就把全部的中國地理、中國歷史、三民主義課程全部講述完畢。既不丟三也不漏四,交代清楚明白,課程貫通如行雲流水毫無障礙,這樣畫龍點睛的功力,在當時來講,真是少有人能出其右。
聽講者更是全神貫注,包括各單位的總經理、廠長,他們全都坐在第一排,大家也都很欣賞這位頭腦冷靜,口齒清晰的年輕講師。
在民國三十五、六年的時候,灌輸中心思想、強化政治課程,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學園長成為了名嘴,她每月上課四次可以獲得250塊錢酬勞,在當時來講是非常優厚的,她不僅教授地理、歷史、三民主義、還教國語,她曾經指導鐵路局人員,參加過國語演講比賽,獲得第一名。所以她已名氣漸著,都是專人開著黑頭汽車,來接送她上課,大官、要人都管叫她張老師,很風光,雖然如此但她並不傲氣凌人,也沒有沾染上壞習氣,不參加任何應酬,依舊過著勤儉樸實的教員生活。
三校名師
學園長在省立鳳中、高雄中學、省高女中這三所學校都教過書,最先在省女中教書,被她教過的學生都說道:張老師上課,態度認真嚴謹。她上課時要求學生一定要看著她,教學教法系統化,課堂上,時面說、時而演、時而畫、時而問?精彩生動,一堂地理課上完後,在學生的腦筋內,已浮繪出區域地圖及各地人物誌,課本的內容也已完全了然於胸,很好記憶,這一門升學的課程,受到許多學生的喜歡。可以說每一節課都是經過精心策劃,很能夠掌握學生的學習,更能幫助學生的成績提升。
學園長在省高女中教書十一年半,已是著名的地理名師,後來因隙故離開省女中,去到雄中任教。為什麼會離開省女中呢?這也跟她的個性有關,她是耿介直言「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情,在學校的會議上,她經常會被校長指定發言,有一次,在週一全體教師會報中,學園長曾發抒己見,廉潔,對人格是太重要了,不管在什麼職位上,尤其是不能貪小,「給」比「得」要快樂幸福,她是永遠相信「給」才能快樂,「得」就有虧欠。
有時候她會發出正義之聲,批評校務,所以蠻不受當局歡迎,她被主管看成是一個危險分子,後又因脂肪肝生病,請長假一兩個月痊癒後再回到學校上課。有一天,她請木工到宿舍幫忙修理門窗,由於程序不對,沒有事先向總務處申請,結果遭到微詞不斷,屢屢挑她的毛病,學園長想這太不愉快了,所以就提出辭職,雖然許多好同事規勸,但是她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就這樣毅然的離開了省女中,蠻有個性的。
高雄中學的王家驥校長知道這件事後,隨即聘請她到雄中服務,其實很有意思,雄中教務主任是朱伯伯,夫妻倆又同在一校任教,學園長一來到雄中,就擔任初三、高三許多升學班級的課程,指導學生聯考應試,五、六年後,再被借調到省立鳳中擔任教務主任,一年後聘約期滿,再回到雄中繼續任教。
在雄中她精心的教學,獨特的風格,也贏得許多學生的愛戴。談到朱主任和張老師這兩位地理名師,在校園似乎眾人皆知,他們夫婦倆的優秀亦傳為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