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的身世 愛河的脈絡 愛河的生態 愛河的故事 遊憩方式

愛河的身世         1/2/3

愛河從淺海變為窪地、沼澤,河道慢慢浮現。形成之初河道縱橫交錯,埤塘密布。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海圖上已出現愛河河道,但未有名稱。 清朝時期,先民以「港」稱呼愛河的河段。愛河從上游到下游的港名依序是船仔頭港、田尾港、龍水港、鹽埕港。船仔頭港大約在今文藻語專到明誠橋一帶。田尾港大約在今明誠橋附近到三民一號公園的博愛橋之間。龍水港大約在今治平橋到建國橋之間。鹽埕港則是建國橋以南的河域。

日據初期,愛河仍未有統一的名稱。1920年打狗(高雄舊名)更名為高雄,1924年升格為高雄市,之後,稱愛河為「高雄川」。當時因修築高雄港,而疏濬愛河成寬73至128公尺,深3.6公尺的航道,作為工業運輸之用,因此,又稱「高雄運河」。鐵道部在今建國橋北側的鐵路鐵橋邊立有「高雄川」的鐵牌。1995年市政府拆除該鐵橋,「高雄川」鐵牌隨之消失。

  

高雄川鐵牌      許玲齡攝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