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的身世 愛河的脈絡 愛河的生態 愛河的故事 遊憩方式

愛河的故事      1/2/3/4/5

河岸色情文化

    高雄最早的風化區不在愛河畔,而是在旗后。日據初期設風化區於旗后,名為「貸座敷」。大約在1918年時因鹽埕填築整地完成,為促進鹽埕的繁榮,日政府指定榮町(今華王飯店後面)為新的風化區,強令旗后的貸座敷業者遷來。三年後始完成遷移,繁盛一時。日本戰敗後,榮町的風化區隨之沒落。

    除了風化區外,酒家也是色情之所。高雄的酒家肇始於旗后的聚福樓(今旗津渡輪前),但大放異彩卻在鹽埕。    當高雄州廳及市役所相繼遷至愛河畔後,促進鹽埕快速地繁榮起來,酒家、食堂在鹽埕大量的出現,酒國文化正在鹽埕大肆發展,同時也觸動了河岸色情的發展。鹽埕人陳漢在後壁港邊開設開花樓,獲利可觀。其族人見色情行業有利可圖,於是偷偷的在市役所後經營色情,與官方指定的榮町風化區一較長短。光復後更明目張膽的大張艷旗,目無法紀。後因政府「寓禁於征」的措施而合法化,化暗為明,日進斗金,甚至出馬競選鹽埕區長。左鄰右舍見狀競相效尤,黑道私娼大量擁入,藏污納垢,使府北地區不僅成為高雄市有名的風化區,也是高雄市的毒瘤。

    對於府北地區的髒亂,市政府早有意整頓,卻苦無機會。一把火終結了市政府的煩惱。1974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府北地區的髒亂,市長王玉雲趁勢規畫,高樓平地起,一舉掃除了高雄市之恥。如今本區只剩下二家僅存的公娼及河西路密集的西藥房在訴說著過去的荒唐。

河西路的西藥房          范方凌攝

 

   色情私娼被逐出了府北地區,搖身一變成流鶯,繼續依附著愛河。從河西到河東,色情仍在。流鶯、老人、六合彩構成了河東七賢橋附近的色情文化,困擾著沿岸的住家與七賢國中的師生。警察取締有心無力,老人則是百折不撓。老人常質疑「有那一條法律規定禁止老人在河岸聚會聊天?」警察只有啞口以對。河岸色情的消褪需賴社區意識的展現,欠缺社區的行動力,河岸的色情困擾將持續不退。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