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糖廠始建於民前十二年至民前四年,歷經九載全貌始具。
其規模包含了第一製糖工場、酒精工場,及第二製糖場及糖蜜貯槽等。
其中最具特色是糖廠的行政中心及派出所散落糖廠的四周。
糖廠前的橋南路,是橋頭發展最早也是最熱鬧的街市,街道兩旁的建築為兩坡頂,
立面作洗石子外觀,開窗均為簡單的方窗形式,部分房屋保留山頭特殊形勢。
五分車,就是糖廠用來載運甘蔗的小火車,它的鐵軌被稱為五分路,寬度0.762公尺,
大約是國際寬軌的一半,因此,人們便替它取了「五分車」這麼可愛的暱稱,它的年齡已高達九十歲了。
西元1901年在高雄橋仔頭製糖工場動興建,隔年開始製糖生產,當時製糖會社的運輸網路,
主要是以輕便為主,西元1905山本外三技師從爪哇考察回台,
建議在橋仔頭製糖工場鋪設軌距762公釐規格的鐵道,來運送原料。
除了載運甘蔗外,從西元1909年開始,五分車更負起客運業務,
在當時柏油路尚未普及的年代,五分車可說是發揮了它多重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