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歲月的變遷,老舊的眷村面臨著改建的命運,但是在改建的同時,也會失去許多的文化,讓我們來把這文化傳承下去吧!!

 

眷村是近代台灣歷史中的特殊建築與居住型態,陪伴了許多人的成長和生命經驗,也是重要的文化資產。眷村是文化多樣性中的一環,眷村的文化包含了許多面向,例如眷村建築、文物、美食、戲曲、書畫、文學等等……都是眷村文化的一環。


  • 即將面臨拆除命運的眷村

  • 眷村的紅色大門,即將要消失了

現在我們先從眷村的美食來看,它是最好保存的,因為大街小巷都有看到川菜、東北菜、粵菜,來自大江南北的食物,也讓許多人愛上了中國北方的麵食。


  • 位於海功路的陜南刀削麵

  • 因眷村改建而搬遷至翠華國宅的克難小吃

而眷村的生活方式、建築景觀及人際關係等,不僅是民國三十八年以後,六十萬大軍在台灣的真實生活寫照,眷村的變遷也是台灣五十餘年來重要的歷史發展進程。


  • 民國58年的眷村

  • 眷村房屋內部的擺設

但都市的命運擺脫不了時局的變遷,一座座眷村逐漸的消失,也象徵這些歷史的櫥窗將會隨著都市更新而消失,相信在眷村待過的人們一定很捨不得 。


  • 眷村文化館內所展示的眷村模型

  • 為保護眷村文化而成立的眷村文化館

眷村特殊的歷史時代背景,無法再重現。人們不斷的進入與離開,無法停留,可以保存的是那股情感,透過「歷史展示」,讓人們更了解眷村的文化生活。
眷村的特殊性在於跟軍事文化結合,眷村即將被國宅取代,如何保留眷村的文化,是個重要的話題。


  • 馬爺爺和他的老戰友葉伯伯情同手足

  • 在涼亭下聊天的居民

眷村是台灣社會的特殊歷史產物,有獨特的空間環境、日常記憶、人際網絡,是眷村居民共同的生活經驗,眷村保存豐富了台灣的集體記憶,保存眷村就是保存台灣社會的文化與歷史。


  • 嶄新的國宅

  • 從新建成的國宅鳥瞰舊眷村

如今眷村將在今年改建為新式國宅,可貴的眷村文化即將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