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欖仁樹(台灣原生種)
1.科別:使君子科。
2.別名:枇杷樹、大葉欖仁樹、涼扇樹、雨傘樹。
3.特色:
(1)落葉大喬木,枝條粗壯,側枝水平輪生,數之水平伸展,具層次感,形成平頂傘狀樹冠。樹皮褐色有縱向淺溝裂,根株長具有板根。春天先冒嫩紅色新芽,爾後滿樹翠綠;夏天整樹濃密綠葉;秋天葉片轉黃色或紫紅色,翩翩凋落;冬天只剩光禿的枝椏。
(2)葉:單葉,葉片大、葉柄短,叢生枝端,倒卵形,平滑,全緣,革質,先端鈍圓,落葉前變紅,葉背基部有一對不明顯的腺點。
(3)花:雌雄異花,花小、黃綠色,腋生穗狀花序,雄花著生於頂端,雌花居下部。春天4月下旬至9月下旬開花。
(4)果實和種子:扁圓形核果,果實似橄欖仁,兩面具有突起的稜,6~11月熟時變黃褐色。核果具堅韌纖維質果皮,能漂浮在水面上,藉水傳播。
4.用途:庭園樹、行道樹、防風林。木材可供建築及製造器具、家具,蘭嶼居民用來造船、雕刻。果皮含韖質,可做染料。種子大如杏仁,成熟後種仁芳香可食用,且種子富含油脂,可榨油。變紅落葉可沖泡茶水,具養肝功能,可治肝病。
5.翠屏校園栽種地點:躲避球場與音樂教室網操場走道轉角角落、蝴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