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遊艇產業高雄遊艇產業

 

高雄地區遊艇產業發展

 

       早在日據時期開始了高雄地區的造船產業,主要是商船與漁船的建造。美軍駐防期間,開啟了台灣遊艇製造。當時主要的遊艇製造聚落有兩處,南北各一:北部是淡水河沿岸的三重、三芝及淡水一帶,南部集中於高雄港四周的工業區,如旗津、小港、臨海和高雄縣的大發(張沛文,2008)

        70年代遊艇製造業逐步開始蓬勃發展,進駐高雄縣市的遊艇廠,連帶吸引相關供應商的接連加入,配合當時南部的低廉的人工、物資及土地成本,遊艇製造聚落在高雄於焉成形。加上高雄港貨輪進出便利,外銷通關的手續與文件容易取得。基本兩項條件,都優於北台灣潮濕的氣候與基隆港的沒落(張沛文,2008)

      高雄地區作為台灣的遊艇製造產業的中心,已然是具體的事實。無論從廠商家數、年產值,不僅居於全台之冠,更在全世界單一個別廠家接單量的排行榜上,就有三家高雄地區的製造商名列前二十大(張沛文,2008)。

        高雄的遊艇製造業,絕對具備了充分的在地條件與資格,遊艇製造業與高雄地區的地緣相依,形成地區群聚直接與國際市場銜接,跳過政府產業政策為主導的階段,自成一格的生根茁壯。

高雄市政府有意發展遊艇相關產業,不只是製造,也希望提倡遊艇休閒。海洋局長柯宗廷說:經常在國外的電影中看到港邊停放許多漂亮的遊艇,希望未來高雄市隨著港區的開放,也能有這樣的場景,讓開著遊艇出海度假成為另一種休閒方式。高雄市近年來積極規畫各項措施協助遊艇產業發展,包括興建遊艇碼頭,簡化遊艇進出港手續,另外也耗資兩億一千萬,在小港臨海新村興建遊艇下水設施(林憲源,2006)

    依據上述內容,本專題認為台灣的遊艇產業大多集中在高雄,所以高雄是台灣遊艇產業的重鎮,但論是高雄或是台灣的遊艇產業都是以外銷出口為導向,在國內自銷的幾乎等於零,也因此鮮少有人知道高雄除了中鋼、中船之外還有一個揚明於國際的遊艇產業。

 

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局長  孫志鵬